2023年以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奋力推进城市更新攻坚行动,进一步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着力办实事惠民生,宜居水平全面提升
一是全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施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38个、任务量是前5年之和,征迁房屋面积240万平方米、土地2780亩,建设安置房2.7万套。全省规模较大的姚家湾城中村征迁已基本完成,青桐苑、唐家山庄二期等25个项目开工建设,北赵店、天一时代城等8个项目加快推进,香樟苑六期、四宜新雅居等8个项目分房入住,一大批群众圆了“安居梦”,田家庵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工作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结合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需求,通过引入增量和盘活存量等方式,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3610套。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双提升为目标,改造田家庵绿苑山庄等城镇老旧小区29个。
二是全面提升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印发《淮南市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提升行动方案》等制度文件,开展整治物业服务企业履约不到位、提升物业服务专业化水平等“八整治、八提升”。印发《淮南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红黑榜”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市700多个小区开展“物业服务开放日-您有问题我来办”活动,依法依规清退7家物业企业,约谈、警示10家物业企业,选树出10个市级示范项目,20个优秀示范项目。物业服务覆盖率、小区党组织建设覆盖率、物业企业党组织组建率实现3个百分百。
三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采取措施,增信心、防风险、促转型,出台《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制定购房消费券、支持人才购房、优化房地产供给结构、优化市场环境等政策工具,因城施策、精准施策稳定市场。印发《淮南市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办法》,加强我市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全力推进“保交楼”,坚持法治化、市场化原则,一楼一策一专班,坚决有力处置房地产问题项目,全年实现交付1.3万套,交付率位于全省前列;万国广场、金恒雅苑等搁置十余年的项目全面复工,即将竣工交付。
着力补短板提品质,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一是优化城市路网结构。聚焦“过河、过铁、过山”瓶颈问题,加快打通各类“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开工建设和风西路、淮清路等12条城市道路,学院路下穿工程提前建成通车,创造了涉铁项目“淮南速度”。完成高速西出口、朝阳东路等12条城市道路大中修,共计维修改造主次干道14.2万平方米,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建成区路网密度提升至8.23公里/平方公里,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加快山南水厂建设,清水库与西部五水厂贯通,高新区居民用水实现了“双水源”供应。实施泉山湖、第三水厂、山南、大通等四个二次加压泵房改造和14个小区庭院供水管网改造,全市更新改造供水管网32.5公里。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建设,拓展燃气用户终端、瓶装液化石油气、水环境治理、消防等4个重点领域建设任务,切实推动城市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三是持续完善公共配套服务。大力实施便民停车暖民心行动,聚焦医院、学校、商业周边等重点区域,通过新建配建停车设施、盘活共享停车资源等途径,扩大停车设施有效供给。洞山公园停车楼、惠利游园停车场等30处公共停车场建成投用,新增城市停车泊位4.4万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5312个。设置夜间免费绿色泊位1150个,施划路内智能停车泊位3435个。编制市县两级充电设施专项规划,加快组建市级充换电平台公司,新建换电站3座、公共充电桩1239柱。
着力稳生态优环境,绿色发展扎实推进
一是深入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持续推进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实施市政管网修复改造二期项目,完成30公里市政雨污水管网病害点修复改造,逐步实现主城区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细化完善污水处理厂“一厂一策”方案,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持续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健全河道维护管理长效机制,建成区7条水系河道水体水质保持稳定。
二是开展增绿建园提升行动。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求,通过实施公园游园建设,完善绿道结构,强化绿化管养,推进城市园林绿化提标扩面。春申湖公园基本建成,山南儿童公园、E水系带状公园北区建成开放,新增惠利游园、前锋游园、百花游园等口袋公园15个,新增、提升绿地面积120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道21.4公里,全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由80%提升至89.6%。
三是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全市绿色建筑开工面积438.65万平方米,开工比例100%,装配式建筑开工面积330.65万平方米,开工比例37.75%。淮南市教师进修学校迁址新建等6个项目获得省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累计获得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达到36个,总建筑面积334.36万平方米。
着力抓整治保安全,风险隐患有效化解
一是抓实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推进城区排水防涝综合治理,完成学院路雨洪分流、曹咀涵提升改造工程,以及曹岭湖区域雨水调蓄、新曹咀泵站前池扩容工程,实施龙王沟、洞化截洪沟、老龙王沟等城市水系隐患排查和18处道路易涝点整治,有效破解20余个低洼小区积涝问题,切实提升城区排水防涝综合能力。
二是抓实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建立全市燃气安全“一盘棋”网格化管理体系,共开展燃气安全排查11849次,燃气、餐饮企业排查实现全覆盖。联合公安、城管开展联合执法32次,取缔“黑气点”19处。推进燃气安全源头治理,出台《淮南市城镇燃气用户加装安全装置工作实施方案》和《淮南市瓶装液化石油气转换管道天然气工作实施方案》,完成105个小区内部255公里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加装更新户内安防设施6.8万户。
三是抓实自建房和外立面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核查,全市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经营性自建房179栋,已全部及时采取整治措施。扎实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工作,邀请442名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查漏补缺,夯实专项整治成果。持续开展全市既有建筑外立面排查整治,重点解决外立面脱落等安全隐患问题,整治破损脱落建筑外立面7.9万平方米,消除“头顶上”的安全隐患。
着力建机制优服务,行业监管高效有力
一是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省、市促进建筑业发展政策精神,从培育骨干企业、支持资质升级、开展“双招双引”、鼓励拓展市场等方面入手,激励引导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加大招引力度,全市新增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3家,300余家企业资质升级、增项600余项。全年预计完成建筑业产值125亿元,同比增长10%。
二是推动建筑市场规范有序。提请市政府印发《淮南市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实施阶段全过程造价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政府性投资项目招投标及标后监管办法》,会同市公管、交通、水利等部门成立标后检查专班,严厉打击围标串标、履约不利、“三包一挂”等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共查处“三包一挂”违法违规行为13起,对13家企业移交行政处罚,对4家企业、165名个人记录不良行为。
三是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持续推进工改系统升级,打通与不动产等21个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系统告知承诺监管功能。制定《淮南市工业类投资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建立质量安全监督人员“首席包保”制度,形成“一班人马、一套标准、一次办结”工作机制。实施模拟审批、分阶段审批施工许可证,积极推进建筑师负责制。推出工程建设项目“一企一策”定制化“审批管家”服务,为企业“量体裁衣”,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服务项目事项约32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