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区泥河镇: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奏响幸福生活新乐章

版次:A04  2024年01月1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有田有水有看头,有产有业有奔头。

近年来,泥河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加快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奋力绘就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美丽乡镇新图景。

特别是2023年以来,泥河镇按照潘集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坚定信心,踔厉前行,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总基调和“一镇两轴四基地”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农业增量提质、企业扩能增效、城镇环境提升、生态保护治理“四大行动”,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增长、向上向好态势。全年全镇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2.5%,处于全区第一方阵。后湖、中黄两村创建全国法制民主示范基地,镇老年大学荣获老年学校省级示范校,后湖村电教远教荣获省委组织部“双创双争”示范平台,喜获第十届淮南市文明乡镇殊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荣获区优秀志愿者服务组织称号,村集体经济发展继续稳居全区第一方阵。

描绘产业振兴“风景画”

让农民“富”起来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坚定不移抓产业、优结构,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拉起扬风之“帆”,推动产业兴旺。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趋优,增量提质成效显现。全镇完成小田并大田2470亩,土地大托管面积达到20000亩;畜禽养殖145万羽(头),同比增长6.2%;蔬菜种植面积5200亩,产量8300吨,体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培育涉农龙头企业4家、其他涉农经济组织16家,农业大托管服务走在全市前列。

工业实力不断增强,大力实施秉润粮油精加工及烘干、中骏新型建材烟气脱硫项目,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加强与潘集经济开发区的合作,集聚优势激发投资者的热情。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热情服务潘二矿、朱集东矿、三峡新能源等在泥国企,围绕规模化养殖、光伏和现代物流等行业,以大项目带动大投资、推进企业大发展。全镇规上企业达到8家,线上商贸企业4家。

三产融合拉动增长,依托店集贡米、泥河草莓等优势特色,打造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

勾勒人才振兴“人物画”

让头雁“强”起来

人尽其才百事兴。乡村振兴,需要人才“赋能”。

创新智力驱动,强化产业人才培育,精选“强雁”带动加速能人集聚,培训新型农民200人。创新“红色头雁”竞飞领航活动党建特色品牌创建,落实“作风能力建设年”工作要求,2023年9月份举办“村支书擂台比武展风采”活动,通过村(居)党组织书记上“擂台”、亮“答卷”、授“经验”、展“思路”、大“比拼”,充分发挥村(居)党组织书记在争先进位中的带头作用,努力打造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居)党组织书记队伍,激发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激情。组织镇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农业技能、美好乡村建设,提升干部为民服务本领。每季度召开一次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引导全镇党员干部增强纪律和规矩意识,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挥洒文化振兴“写意画”

让生活“乐”起来

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兴业,推动文化振兴,帮助农民树立信心、振奋精神、生发激情。

文化惠民增强群众获得感,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文化中心、村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建设。

文化推广工程丰富多彩,锣鼓踩街活动、“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参加区级广场舞联赛等一系列活动浸润民心、汇聚民力。

法治文化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组织人员外出学习村级民主法治文化建设,后湖村、中黄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称号复核成功。

双拥共建谱写鱼水深情。全镇建档立卡退役军人806人,其中重点优抚对象126人,对16名困难退役军人家庭进行重点帮扶。春节、八一两节期间对重点优抚对象和现役军人军属走访慰问,让他们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现役军人在部队安心保家卫国。

平安泥河创建扎实推进,法制进村、进校和进企宣传不定期开展,结合安全生产江淮行,加大了三合一场所防火、防盗及三夏和秋收秋种期间用电、燃气、防溺水等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了群众安全生产意识。

渲染生态振兴“田园画”

让环境“美”起来

可见流水淙淙、可听鸟儿低语、可闻田野花香,共建共享美丽生态“泥河”,创造碧水蓝天环境,打造亲水爱水生活,绿色宜居小城镇加快呈现。

全面建立“河长制”工作体系机制,确立镇级总河长、河段长、村专管员工作机制,2023年全年开展巡河192人次,配合实施泥河山水林草湖项目潘一矿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打造水清岸绿宜游宜居泥河新生态。完成原硫酸厂等4家煤矸石堆场清除工作,全年推进秸秆禁烧工作,疏浚清理沟渠36条、8300米,完成3家直联直报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杜绝境内出现新增非法养殖场,确保塌陷区水面及河道水质。

突出泥河特色,以三个统一标准,在加大G345和S312国省道及村居公共场所环境治理的同时,重点打造泥古路、陶古路亮点工程,不断提升绿化、亮化、美化水平。

古村尽显五彩美,美丽乡村入画来。杨柳村美丽乡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聚焦水电路,整治脏乱差,加强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花大功夫下大力气实施改造提升工程,今天的杨柳村面貌焕新颜,村庄环境整洁靓丽、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群众文化有声有色。

在全镇深入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清理了、户厕改造了、村庄整洁了、环境变美了,小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精雕组织振兴“工笔画”

让党建“亮”起来

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款款走来。

始终坚持“党建+”工作模式,以“党建+集体经济”“党建+人居环境”“党建+信用村建设”,引领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善治,有效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2021、2022连续两年村级集体经济全区考核排名第一,2023年村集体经济达到50万元的村突破10个。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强化党建引领,民生工程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完成居民养老保险15640人、城乡合作医疗25506人,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现有镇级养老服务中心一个,8个村级养老服务站和老年助餐点均落实了政府惠民政策,提高了老人的幸福感。教育公平和教学质量继续改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学校标准化覆盖率逐年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陈出新,卫生体制改革效果明显。关爱弱势,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全镇城乡低保950人,特困供养140人,做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临时救助应救尽救,把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关爱残疾人,促进社会融合”活动提高残疾人自我保护和维权能力,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并为全镇882名残疾人及时办理两残补贴,以残疾人之家(工作站)为媒介,为残疾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村村有产业,步步皆风景,人人乐开颜。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泥河镇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在经济建设上迈出新步伐、在现代农业上开创新局面、在基建惠民上寻求新突破、在民生工程上呈现新态势、在环境优化上实现新进展,在不忘初心中接力向前,努力谱写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群众满意、生活幸福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