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口镇:

凝心聚力创佳绩 踔厉奋发谱新篇

版次:C04  2024年01月1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寿县窑口镇三面环水——东临瓦埠湖江淮运河主航道、西北两边由陡涧河环抱,全镇9个村都属于行蓄洪区,曾是全县有名的贫困乡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干部群众,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高品质生活为目标,坚定信念、负重前行,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和防汛抗旱等重大任务的同时,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20年窑口镇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21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2021-2022年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党建工作优秀乡镇、目标管理绩效考评和重点工作考核先进乡镇。

2023年,全镇上下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持续推进“一改两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再创佳绩。

经济发展稳中求进

招商引资效果好。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全力推动项目工作提质提效。全年镇主要领导利用节假日外出赴7省市招商,引进省外投资项目6个(其中省外亿元以上项目3个,当年新开工1个),在谈项目2个。当年申报入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5个、总投资3.51亿元,其中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2个、总投资1.68亿元。

营商环境再优化。坚定落实上级党委决策部署,按照“十做到、十严禁”要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完善镇领导包保联系企业工作机制,全力营造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企业获得感持续提升。全年帮助镇内经营主体解决生产经营、发展环境、外部纠纷等诉求92件,引导支持企业申报技改创新项目5个。

企业发展更强劲。2023年全镇规上工业企业由8家增至11家,实现产值9.25亿元,同比增长11.18%;限上商贸3家,销售收入0.67亿元,同比增长9.2%。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由2家增至13家,外贸经营企业由3家增至7家,新注册私营企业59家、个体工商户162家。全年实现税收入库近2000万元,其中企业税收1742.3万元,同比增长5.19%。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粮食稳增长。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8.9万亩、总产量10.4万吨,其中水稻种植9.6万亩、总产量6.2万吨,与上年持平;小麦种植8.9万亩、总产量4.1万吨,同比增长23.6%、26.5%。截至2023年底全镇农业企业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0家,其中规上企业3家、省级专业合作社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扎实开展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试点,签订托管合同面积1.6万亩,其中纳入全国农业农村部门名录的12个家庭农场,签订托管合同面积1.2万亩。

项目加速度。今年全镇实施乡村振兴类项目17个,目前完工决算11个,已支付项目资金1720万元。3个乡村振兴基地(小微园)项目已建成2个,其中通过招商完成企业入驻1个。认真做好建成项目的运营维护和收益分配,其中温氏养猪收益分配至公益岗位及小微奖补共65.99万元,光伏电站收益分配至公益岗位及小微奖补共22.32万元。

帮扶不减力。2020年全镇实现整体脱贫以来,窑口镇持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做好帮扶措施制定和稳定增收工作。持续开展网格化监测,结对帮扶1196户脱贫户、161户监测户,户均6条帮扶措施已录入省办系统。为314户申报特色产业发展奖补资金88.226万元,预期经济效益约500.95万元。为符合参保条件的1187户购买防贫保险10.63万元,新增小额信贷30户108万元,申报“雨露计划”168人25.2万元。

管理服务明显提升

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全面提升安全意识。全年排查校园食品、消防安全、烟花爆竹、危化品安全、小微企业、工贸企业、道路交通等各类安全隐患101条并整改到位;累计开展特种设备检查20余次、医药疫苗检查46次;处理12315投诉举报、市长热线25次;查办案件30件,其中食品案件9件、药品案件1件、质量相关案件2件。

生态环保。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全面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任务,全年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4家、督办整改企业4家、排查治理黑臭水体3处,持续加强水源地综合治理、污水管网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生态环境指标明显提升。

耕地保护。严厉打击违法占地和破坏耕地行为,积极开展土地复垦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近年共完成未利用地开发项目88个14560亩、土地复垦项目11个1260亩,实施高标农田建设项目5个32800亩,其中四季度新开工2个高标准农田项目14800亩,正在全力施工。

文明创建。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行为规范,认真开展移风易俗、星级文明户、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文明新风活动。结合人居环境“百日攻坚”行动,开展美化乡村建设行动和“美丽庭院”表彰活动,经评比表彰200多户(人)。投入资金450多万元,实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集镇生活品质。2023年4月,窑口村、陈圩村分别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美丽宜居村庄。

文教卫生。自筹资金建成红色文化广场1个、2180平方米文体科技综合场馆1座,利用项目资金建设一批文化长廊、文体设施。落实项目资金502万元,新建陶圩初中宿舍楼1196平方米、维修改造学校附属设施及食堂3334平方米、为幼儿园添置设备改扩建校舍。教学环境进一步改善,教育成果全方位显现,其中:2023年陶圩初中荣获“寿县教书育人先进集体”,陶圩初中、窑口小学申报第三届淮南市文明校园通过验收,窑口小学李锦、陶丹丹、林青老师教具制作获优秀教具省级二等奖、市级一等奖,窑口小学梁晓珊、林青老师指导的心理剧《绰号》获淮南市首届中小学心理剧二等奖。继续深化公共卫生服务,结合职业病预防监测,开展健康企业创建活动。安徽成美水泥有限公司通过市级评估验收,成为寿县首家市级“健康企业”。

民生保障。健全镇村组三级救助网络,严格低保、特困供养审核确认,完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制。全镇城乡低保980户1785人,月打卡发放救助金803241元;全年发放孤儿生活费10人132000元;322名特困供养人员全部落实了监护措施;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按月足额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92%。

居民迁建。为彻底改变行蓄洪区低洼村庄生产生活环境,镇党委政府解放思想主动求变,按照“搬得出、住得好、有事做”的工作思路,结合乡村振兴和集镇建设,长远谋划居民迁建项目,成效显著。近年来,新建居民迁建集中安置小区6个,搬迁居民3293户约14000人。规划3个配套产业振兴基地项目已建成2个、在建1个,主体标准化厂房总建筑面积1.98万平方米,就近为搬迁居民提供创业基地和就业场所。全面实现居民就业强力保障、集镇品质全面提升、城镇化率快速提高的工作目标。

基层党建扎实深入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按照学习计划,邀请寿县讲师团开展集中学习;镇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党课,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讨论。镇党委及基层党支部上党课30次,开展座谈交流25场次,检视问题36条,制定整改措施40条。

认真加强组织建设。年初镇党委认真做好全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谋划,健全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指导基层党组织制度,修订完善村两委干部管理制度,认真开展村班子建设调研、党建督查,举办“七一”纪念表彰慰问活动。当年新发展党员14名(其中非公党员4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8名,党员转正12名。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各部门工作责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方面,认真落实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镇党委政府正风肃纪,带给窑口镇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进一步激发了镇村干部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

本报通讯员 李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