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一手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实施“五大攻坚行动”,致力于推进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公益性社会事业项目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重点工程建设保持高质量发展势头,中心上下呈现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担当尽责、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树牢“项目为王、项目为上”理念,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重点工程建设呈现加速推进势头,学院路铁路下穿、山南新区综合医院、洞山宾馆改扩建、武王墩墓发掘保护配套设施、烈士陵园、国防动员训练基地等项目顺利建成。特别是,学院路铁路下穿项目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大幅优化工期11个月,仅用26天就完成4个箱体顶进施工,为确保今年1月1日顺利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创造了箱体顶进“淮南速度”。同时,市精神卫生社会福利中心、市委党校新建教学楼、淮南东站地下空间修缮等项目即将建成。此外,中兴路铁路下穿、市中医院迁建等项目进展有力,重大节点目标均已提前实现。全年完成重点工程建设投资约10.59亿元。
工程管理抓紧抓实。树牢抓管理就是抓核心理念,加强品质管控,对关键工序、关键环节等进行全程监督、严格把关,特别是针对山南综合医院、市中医院迁建等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项目,强化现场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创新步伐,制定出台《全过程造价管理办法》《工程变更审核管理办法》《项目审计管理规定》等6项管理制度,涉及安全、质量、环保、进度、效益等多个方面。守牢安全红线,全力抓好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工作,整改安全隐患107处,整改率100%,中心连续13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市中医院迁建项目被评为安徽省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和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工地。抓好环保治理,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抓好生态环境治理,扬尘污染防控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受到有关部门认可。
前期工作有力有序。树牢抓前期就是抓基础理念,严把设计关,组建专家库,强化图纸审核把关,减少和杜绝设计缺漏项。严把招标关,试行“评定分离”机制,并在房建工程招标中,推行“一次性打包招标”,提高了招标效率,缩短了项目周期。严把合同关,对项目设计、施工、监理等合同文本依法依规进行规范完善,制定规范化合同文本4套。
服务保障用心用情。树牢抓服务就是抓环境理念,致力于攻难点、疏堵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为中兴路铁路下穿、学院路铁路下穿、山南新区综合医院、市中医院迁建、洞山宾馆改扩建和西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一期)等项目解决堵点难点问题170余个,为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针对学院路铁路下穿、山南新区综合医院等重点工程项目,坚持日调度制度,专人专班驻场跟班作业、挂图作战、压茬推进,为工程顺利完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民立场坚定坚守。树牢“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理念,建立党建+信访工作机制,清单化、闭环式处置信访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办结信访案件7件,办结率100%;办结市长热线案件313件、数字城管案件53件,办结率均为100%。完成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满意率100%。政务公开工作连年跻身全市先进行列。乡村振兴扎实推进,驻段湾村工作队引导农户发展芦笋、拐枣、金银花种植,实现了农民增收;驻马店村工作队积极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和矛盾纠纷化解处置,1名同志被评为全市定点帮扶先进个人,中心被评为全市定点帮扶先进单位。全力打赢创城攻坚仗,为结对共建社区金石社区投入创建资金5万元,并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中心被评为第二十届市级文明单位。
从严治党落地落实。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突出抓好政治建设,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污染防治、信访维稳、创城攻坚、安全生产、巡视巡察整改、乡村振兴等工作落实有力、成效明显。突出抓好思想建设,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累计开展专题学习38次、集中研讨6次、党组成员上党课4次、党员主题活动12次。着力构建党建+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山南新区综合医院被评为全省首批“红色工地”试点项目。突出抓好纪律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中心未发生一起违纪违法案件。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全面完成,城市绿化工程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4年,中心将紧扣“七个强市”奋斗目标,着力推动重点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淮南篇章贡献力量。
坚决突出施工管理这条主线。树牢精品意识,加强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公益性社会事业和西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施工过程管理,提高项目实施效率和管理水平。树牢节点意识,加强进度管理,推动项目建设按计划实施,减少超工期现象。加强质量管理,确保重点工程品质过硬、口碑提升。树牢安全意识,全力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强化合同管理,加大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监督考核,确保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履约尽职。
坚决抓实前期工作这个龙头。树牢前期意识,深入推进招标机制创新,通过严把文件会审、信用评审、评定分离、政策执行等关口,不断提升项目招标效率。认真贯彻淮府办秘[2021]38号文件精神,切实提升公益性项目前期工作品质,积极对接项目单位,成立联合工作组,从项目设计阶段开始介入,建立会商协商机制,邀请省内专家参与设计咨询工作,全面提升设计质量,切实减少设计缺漏问题。
坚决扭住协调保障这个关键。树牢服务意识,深化“一改两为”,加大对用地征迁、杆管线迁改、施工环境保障、资金拨付等问题的协调解决力度,推动项目建设落实落地、加快推进。完善会议调度、现场协调、部门会商等多项工作机制,积极与供电、供水、供气等产权单位加强对接沟通,推动杆管线迁改顺利进行,保障项目进度。同时,与项目属地政府加强对接协调,倾力攻难点、疏堵点、保重点,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
坚决聚焦攻坚克难这个中心。树牢攻坚意识,全力抓好污染防治、信访维稳、巡察整改、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政治任务落实工作。树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坚决抓好工地扬尘污染、噪声污染治理工作,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信访事项和网络舆情、群众诉求办理工作,坚持闭环管理、责任到人,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认真做好巡视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推动省委巡视整改和城市绿化工程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走深走实、常态长效。加强结对共建,坚决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仗,继续支持金石社区做好创城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推动定点帮扶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决守住队伍建设这个根本。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促进政治生态山清水秀。强化闭环管理,避免“中梗阻”,确保各项工作画上圆满句号。加强干部队伍培训,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与高校和相关机构合作开展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培训,提升履职水平。强化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加大督查督办和问责问效力度,确保制度落实、决策落地。
本报通讯员 陈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