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彩,华章更替,2024年已如约而至。回眸2023年,淮南市大力实施产业转型攻坚行动,一手抓能源产业“脱胎换骨”,一手抓新兴产业“强筋壮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随着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淮南市对教育变革同样提出迫切要求。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教育强市,需要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发展产业新动能新优势。水滴空间劳动教育科创基地立足推动淮南市教育产业生态链发展,健全教育链、搭建人才链、强化产业链、打造创新链,突出专业性、开放性、联合性,积极助力建构全市高质量校内外素质教育体系。
守育人初心
水滴空间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始终牢记“点亮少年儿童科技梦想”使命,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作用,不断加强产品研发、推出优质资源、做好品牌口碑,不断丰富和拓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教育课程体系和活动。
时间丈量着发展进度,也标示出攀登高度。水滴空间从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校外延伸出发,以社会教育为发力点,引导孩子们走出校园。自运营以来,市内外百余所学校近6万名青少年儿童来到水滴空间,走向广阔的世界,在科技创新中劳动、在劳动实践中创新。基地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专业化的师资团队、科学化的课程课堂,让孩子们赞不绝口、满载而归。
为搭建完整的劳动教育人才链路,水滴空间积极承接省市劳动教育教师培训交流活动,承办安徽省劳动教育教师培训、全市学校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专项培训班、淮南市重点幼儿园园长集训班、淮南卓越乡村教师培训班等多场老师培训。
与此同时,水滴空间还联动淮南市教体局、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等专家资源形成联合教研组,制定劳动教育师资培养计划,加速专业人才的孵化输出。
高速发展的同时,水滴空间热心科普教育,积极承办各类科技赛事、科普进社区、“童”乐过六一等公益活动;倾力支持中小学校的校园科技节、劳动周活动、特色公开课,组织多场科普讲座,邀请专家进校园等。
2023年4月28日,在第8个中国航天日,水滴空间特别邀请中国航天科普首席传播专家、教授田如森来到淮南,为淮南学子带来了一场场有营养、有深度、有趣味的航天科普讲座及活动。
谋特色发展
后“双减”时代,如何在教育“双减”中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做“加法”更为重要。作为行业领域内生命力旺盛的新兴企业,水滴空间躬耕淮南市教育沃土,心系学生和学校多元发展,力求以自身的创新特色为淮南市素质教育注入新活力,打造新亮点。
回顾传统校内外综合实践教育模式,学校教育是学生五育并举素质提升的主要阵地,但场地受限,内容单一;社会教育内容丰富,场地广泛但缺少目的性、计划性,具有一定风险。水滴空间立足校内外教育的分化与融合,开创“带进去”、“走出来”两步走联动理念,把特色“带”进校园,协助学校打造特色化劳动教育场所并提供教学设备使用指导和课程研发分享,完善校内素质教育开展;让标准“走”向基地,筹划联动校外基地,推动校外基地课程研发交流、师资培训,促进校外基地提质优化。
基于淮南市学情背景及学生需求,水滴空间同步搭建“综合实践课程群”体系,研发“文化传承类”“科学探究类”“户外实践类”三大课程群,实时更新课程内容,为校内外联动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水滴空间倡导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深度结合,自主研发“方案+课程”、“理论+实践”特色业务模式,在一“来”一“去”中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扬新帆启程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教育变革史无前例。水滴空间立足推动淮南市教育产业生态链发展,加快推进淮南市建设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和安徽省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实验区工作,2023年底,以发起单位身份倡导成立淮南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协会组织。
站在新起点,水滴空间将以协会为依托,团结全市从事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事业的单位、团体和个人,整合劳动教育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共同探索面向未来的校内外综合实践教育发展模式;利用自身资源、人才优势,发挥教育合力,打造探究式课程体系、革新的育人方式;盘活全域校外实践基地,拓展延伸基地课程群,汇集区域内校内外优秀课程实例,打造区域特色课程,并助力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师资培训,形成一套完整的师资培育体系,形成具有淮南特色的劳动科创教育体系。同时,实现课程体系化、师资规范化、服务规范化。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淮南转型发展的根基所在。风起云涌,天地巨变的时代浪口,淮南市作为老牌工业城市,面临产业结构变革的机遇与挑战。而人才培养与教育提质是这场转型攻坚战的持久动能。以刘昆、王芳为代表的这支专业团队,正着力构建一幅校内外素质教育实践的新蓝图,为转型发展注入“活水”,助力淮南市在危机、考验和挑战中突围突破,发展新气象,收获新成果。
奋斗新时代,梦想的世界天高海阔;奋进新征程,水滴空间的未来无限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