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量子电子商务”

版次:B02  2024年01月1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记者 张漫子)中国科研团队近期提出一种量子电子商务方案,在国际上首次实现5用户的量子电子商务应用场景演示,为完整的电子商务交易流程提供了无条件的安全性保证。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上。

全球范围内,电子商务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提升经济活力的重要力量。现有电子商务方案均采用公钥加密算法对信息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进行保护,其安全性是基于计算复杂度的假设,未来可能受到算力呈指数级提升的量子计算机的严重威胁。

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量子信息技术被认为是解决信息安全所有要素、实现数字支付无条件安全性的理想途径。2023年,奥地利科学家已通过发展量子数字支付协议,成功确保了身份认证和支付信息的防伪造。然而,要确保整个电子商务交易过程无条件安全,还需要解决“不可抵赖”这一特殊信息安全要素,国际上尚未就此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记者采访了解到,围绕量子数字签名的实用化,中国科学家已有近十年研究积累。在最新研究中,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陈增兵、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系副教授尹华磊领衔的团队将量子数字签名作为一项底层技术,通过秘密共享的非对称特性和量子态的隐私特性等,构建了一个无条件安全的量子电子商务协议。

实验中,研究团队基于“四相位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态传输技术”,构建了一个5用户的量子网络。该网络结构无需事先指定可信第三方进行支付验证,因而不需要固定中心节点。通过将系统中所有量子态制备、传输偏差量化为信息泄露,可衡量协议的失败概率。该方案成功验证了将兆比特交易文件的秒量级处理速率扩展到百公里光纤传输的可行性。

据介绍,这一量子电子商务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推动数字经济的高速安全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