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人社部、住建部开展的五年一次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中,市城管局主要领导被人社部、住建部授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体现了住建部、省住建厅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充分肯定!
受住建部邀请,市城管局主要领导在全国城市管理执法处级以上干部培训班上介绍工作经验,并按照住建部领导要求,在培训班上全程播放淮南城管自主创作的《人民城管之歌》,“淮南模式”受到高度评价和广泛好评!
在住建部举办的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中,淮南市以安徽省第1名、全国第23名成绩,荣获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民活动城市组二等奖!
在2023年全省住建系统行政执法人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中,淮南市城管局代表队荣获团体二等奖及个人一等奖、三等奖,连续三年榜上有名!在省住建厅开展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高水平法治护航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征文活动中,淮南市城管局选送的作品荣获一等奖2个、三等奖1个!
建成运行厨余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二期,填补了我省厨余垃圾废弃“油、渣、液”全量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空白!
积极克服财政资金短缺、设施设备落地难等困难,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一点一策,推动我市淮河以南城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为我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打下坚实基础!
量身打造智慧城管“五个网上”系统,形成具有淮南特色的智慧城管运行模式!
2023年,是我市城市管理工作负重前行、步履铿锵的一年,是全市城管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奋力拼搏、克难攻坚的一年,更是收获满满、精彩多多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城管系统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坚持“全省争一流、全国创先进”的目标导向,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奋勇争先,推动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实现新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增强。
坚持党建引领 队伍建设展现新格局
坚持以党建引领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聚焦“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深入推进政治立队、改革兴队、素质强队、文化育队,激发城管队伍担当干事的内生动力。市城管局连续六年在全市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荣获“先进”等次;市城管局机关被评为“市直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
党的建设筑根基。坚持每月10日定期举行“主题党日+”活动,从迎国旗、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齐唱自主创作的《人民城管之歌》等固定仪式,到结合主题教育相关要求,开展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社区帮扶、为民服务、红色教育等自选动作,激发城管人的干劲、斗志、激情,形成了具有城管特色的党建品牌。
队伍建设树形象。开展全市城管系统军事暨业务封闭式集训,突出政治“领训”、纪律“严训”、实战“强训”,分4批培训城管执法人员390人,实现强政治、强素质、强业务,为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以“铸忠诚、砺精兵、强作风、担使命”为主题,举办全市城管执法系统队列会操比赛暨军事业务培训成果展示活动,全面展现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新时代城市管理执法队伍风采。
法治建设提本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契机,深入推进“法治城管”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拓展深化包容审慎、“四先四有”、非接触式执法等柔性执法模式,打造严格执法、文明执法、执法为民新样板,让城管执法有力度有尺度更有温度。在2023年全省住建系统行政执法人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中,淮南市城管局荣获团体二等奖和个人一等奖、三等奖;在省住建厅开展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高水平法治护航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征文活动中,淮南市城管局选送的作品荣获一等奖2个、三等奖1个。
文化建设激活力。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精心打造城管文化。2023年“七一”前夕,市城管局在市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办全市城管系统“城市守望者”主题演讲比赛,系统内15家单位以“情景式演讲”等艺术形式,从不同角度讲述城管故事,展现城管人敢于担当、服务人民的时代风采;精心排演表现基层一线城管执法和环卫工作酸甜苦辣的情景剧《铿锵玫瑰》,代表淮南市参加安徽省巾帼宣讲大赛并荣获三等奖,展现了淮南城管风采,提升了城市美誉度。
围绕中心大局 治理水平跃上新台阶
坚持“城市环境就是营商环境,就是发展环境”的理念,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城市管理和文明创建短板问题,秉持“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强力引领带动城市环境、城市品质、城市形象全方位提升,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环卫工作更加精细化。推行道路“洗、扫、保”一体化作业模式,高标准打造干净整洁的城区环境,环卫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4%以上,道路整洁优良率达到90%以上。强化道路扬尘治理,优化道路洒水、喷雾作业,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推进城市公厕改造提升行动,新建公厕10座。争取省级2023年城市更新专项补助资金,升级改造22座生活垃圾中转站。东部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项目顺利开工,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位居全省前列。举办全市环卫作业技能大赛,通过同台“比武”促进作业技能提升,展现环卫队伍风采。
市容整治实现常态化。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目标,积极克服人少事多等困难,常态化推进“每日一路”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净城”行动、建筑外立面、城市家具、非机动车停放、户外广告、“门前三包”、“大干三十天 奋进新开局”等专项整治,共取缔占道出店经营6.8万处次;清理“三乱”小广告4.9万处;增设便民信息发布栏136处;拆除违法建设1.4万平方米;本着应划尽划的原则,增划非机动车停车线19.78万米,规范非机动车停放行为22万辆次、处罚4.82万辆次;在龙湖路、朝阳路等开展破损非机动车停车线补划“白改蓝”试点,取得便民、实用、美观的良好效果;牵头推进城市家具整治提升行动,给沿街1136处变电箱、通讯柜等披上彩绘“新衣”,消除视觉污染,提升城市“颜值”;排查处理市政园林设施问题7068起,清理人行道障碍物3.39万个,打造城市管理示范路(街)20条,有效实现“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
污染防治力求精准化。坚持日巡夜查,检查夜市烧烤摊点、餐饮饭店油烟排放及油烟净化设施清洗记录4.7万户次,责令整改92家次,取缔占道经营性小煤炉203个、制止露天焚烧行为20起。开展“三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对群众投诉举报案件办理情况开展“回头看”,现场复查、验收销号,推动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围绕规范施工工地及渣土运输车辆,开展“春雷”“利剑”等行动,查扣违规车辆161台,追根溯源,严格处置,有效防治扬尘污染。与合肥市城管局建立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联合打击建筑垃圾非法运输、随意倾倒等问题。强化建筑垃圾全链条治理,资源化综合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智慧城管呈现高效化。坚持智慧领航、科技赋能,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量身打造淮南智慧城管网上办案、网上勤务、网上投诉处置、网上督察、网上绩效等“五个网上”系统,与长三角深度接轨运行,极大提升管理执法效能。2023年,智慧城管系统采集、督办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3.2万余件,结案率达98.76%,有效促进城市管理质量提升。
坚持系统推进 垃圾分类形成新时尚
树立系统思维,坚持全链条推进、全过程提质、全社会参与,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从试点初探、落地生花,到全面铺开、亮点凸显,走出了一条具有淮南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之路。
宣传教育先行。举行全国首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大赛,开放垃圾分类宣教设施,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形成了党员先锋示范、公益力量助推、多方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营造了上下齐心努力、倡导绿色时尚的社会氛围。在2023年首届全国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期间,全市共14万余人参加在线活动,淮南市以安徽省第1名、全国第23名成绩,荣获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民活动城市组二等奖;市城管局推选的卢建家庭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大赛总决赛并荣获家庭组三等奖。
设施建设强基。面对当前财政资金短缺、设施设备落地难等压力,市城管局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争取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资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一点一策,加快推进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建设,共在全市850个居民小区建设垃圾分类投放设施1650处,我市淮河以南城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牵头建成投运厨余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二期,厨余垃圾处理能力增加至400吨/日,填补了我省厨余垃圾废弃“油、渣、液”全量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空白,为我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打下坚实基础。
体系构建托底。把垃圾分类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扩面增效”的思路,发挥属地政府主体作用,打造市、区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成熟样板48个。探索推行绿色积分兑换、精准分类“红黑榜”等措施,持续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力促“家里分好类、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成为广大居民的行动自觉。市城管局指导协调大通区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市率先实现一个市辖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引领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
践行人民至上 民生实事实现新突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部署开展深化“一改两为”打造“为民城管”行动,集中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安家”行动呵护城市“烟火气”。选址建设、改造提升饮食摊群点53处,提供摊位2400多个,创造直接就业岗位7000余个。在田家庵区、经开区3处规范化饮食摊群点开展瓶装液化气改用管道天然气试点,133家经营户率先体验到“瓶改管”带来的安全方便实惠。设置修车、修鞋、缝纫、配钥匙等“五小”摊点151个,助力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设置季节性自产自销农产品销售点237处、容纳摊点数量1562个,实现利农便民。市城管局开展的摊点“安家”行动,入选省住建厅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省委组织部“一改两为”见行动作品展示,《安徽信息·每日要情》第199期、省住建厅《住建要情》分别刊发特色做法。
“暖心”行动让群众呼声变掌声。推进城市管理“进企业”“进商户”,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商户反映的建设施工、生产经营、周边环境、产品宣传等方面问题和需求220余个。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面对面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当场解答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持“有呼必应”,办理群众举报投诉事项8027件,按时办理回复率、满意率保持100%。在2023年“12345市长热线”案件办理工作中,市城管局连续11个月保持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100%。
“护学”行动关爱未成年人。指导各区城管部门在辖区人流、车流量大的学校周边设立“护学岗”51个,开展城管进校园236次,整治校园周边环境问题3.8万余个,有效保障学校门口及周边环境秩序良好、通行秩序顺畅。在中高考期间,组织开展“城管护考”行动,打好静音护考、整洁护考、畅通护考、爱心护考“组合拳”,全力为广大考生营造安静、整洁、舒心的考试环境。
“排雷”行动守护群众安全。城市户外广告、窨井盖安全管理事关城市安全有序运行,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体现着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市城管局部署开展“排雷”行动,推动建立户外广告“源头规范、检测预警、专项整治、闭环督办”全程治理机制,整改、拆除户外广告隐患1142处,确保市民“头顶上”安全;对全市4.9万余个窨井建档确权、全面排查,整改窨井盖隐患1473处,保障市民“脚底下”安全。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征程上,淮南城管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始终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持续推进城市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倾力打造安全、智慧、韧性城市,奋力谱写新时代城市管理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