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主题教育,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攻坚行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持续推动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聚焦产业兴旺,我市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持续夯实乡村振兴发展根基。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大特派员选派力度,实现了科技特派员服务行政村全覆盖。建设完成24万亩高标准农田、育秧中心26个、烘干中心11个、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6个和农机农艺整合基地及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农业生产“大托管”,完成土地承包电子证照试点100个村、7.1万户,全年大托管覆盖面积达290万亩。汇聚组织、干部、人才资源,有序实施村党组织“强基提能”等7项行动,有效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从收入向收益转变,实现年经营收益5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到19.6%,居全省第一方阵(第五位)。高位推动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成立工作专班,编制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和牛肉汤产业发展规划,筹备组建规模超10亿元的淮南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基金,成立淮南牛肉汤产业发展协会,出台淮南牛肉汤产业发展支持政策13条,明确“1+1+N”(淮南牛肉汤+豆制品+糯稻、籼稻等其他优质农产品)的发展路径。高质量承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预制菜争霸赛安徽分赛区活动,举办了淮南市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大会,会上签约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项目53个,总签约额223.82亿元。
着眼生态宜居,我市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4.7万吨,清理乱搭乱建9000余处,清理河塘沟渠4000余条。制定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方案》,开展2023年度8个精品示范村建设详细规划编制,寿县、凤台县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2023年,我市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137公里。聚焦守底线、夯基础、促增收,加强动态检,精准落实帮扶,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了新成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持续开展秸秆粪污“两利用”,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5%和96.9%,潘集区获批2023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县项目。
紧扣乡风文明,我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评选出“淮南好人”19人(组),入选“中国好人”2人、“安徽好人”1人,“中国好人”曾家英事迹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扩大文明村镇覆盖面,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寿县迎河镇余楼村、寿县板桥镇龙祠村、毛集实验区焦岗湖镇臧巷村入选全省优秀村规民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和红色村史馆等,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约5.05万场次,受益群众497万余人次。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扩面工作,实现827个行政村信用村建设全覆盖。
围绕治理有效,我市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强化教育培训,落实监管保障,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推动基层治理向上向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市7个县(区)、90个乡镇(街道)、1106个村(社区)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跻身全面构建“一站式”安徽特色解纷体系建设5个试点市之一,形成了“老娘舅”“邻里帮帮团”“谢大姐”“为玉帛”等一批特色化调解工作品牌集群。健全“党建+信访”工作机制,落实领导接访下访工作,市党政领导共接访71次221批599人次,其中主要领导接访8次39批61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5件。市党政主要领导阅批来信641件次,办结率96.41%,满意率93.58%。加强网格化管理服务,科学设置农村网格3437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3438名,统一应用网格化“E治理”平台,2023年全市农村网格员共上报各类网格事件13余万件。健全居民自治模式,探索和创新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建成“百姓评理说事点”493个,共收集线索1087条,化解纠纷1069件,开展法治宣传746次。毛集实验区焦岗湖镇臧巷村被评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