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勇争先 奋楫扬帆立潮头

——大通区人民法院2023年特色亮点工作回顾

版次:03  2024年01月1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3年,全院受理各类案件6976件,审、执结6685件;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一审服判息诉率、执行标的到位率等7项审判执行质效指标位居全市、全省基层法院前列;先后获得“全市先进基层人民法院”“全市政法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一串串亮眼的数字、一个个喜人的成绩,背后留下的是大通区人民法院一步步坚实奋进的脚印,展现了新时代法院工作的新担当、新作为,为推动大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聚焦精深化执法办案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依法能动履职,把办案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作为价值取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以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为重点,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15件,判处罪犯723人,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实安商惠企各项工作,审结民商事案件4245件,着力营造公开透明、公正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达到100%。妥善审理因房屋征收征用等涉产权保护领域引发的争议,促进行政机关强化权利保护意识,明确公权力行使边界。持续巩固深化“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成果,开展“惠民暖企”集中执行专项行动6次,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敢打敢拼的决心,以高压态势严惩“老赖”,发布401条限制高消费令,将81个公司、个人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强制执行见威见效。

聚焦精准化司法服务 保障大通发展超越

持续做好知识产权集中管辖,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726件,涉案标的额7092余万元,对包括古井贡酒、六安茶叶协会在内的25件知识产权纠纷进行司法确认。刘某伟假冒“北新禹王”注册商标案入选“全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一篇裁判文书和一个庭审分别入选全省法院2023年度知识产权“十大优秀裁判文书”和“十大优秀庭审”。强化知识产权案件源头治理和联动化解等工作机制被省委政法委工作专刊采用推广。依法服务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审结涉农案件224件,为农民工追讨务工费401.34万元,有力服务乡村振兴。护航绿色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一体保护,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模式审结环境资源类案件4件,组织开展“以司法之力守护绿水青山·筑牢大通生态安全屏障”首个全国生态日护水普法宣传活动,制定《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法院生态环境修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建立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构建“案件审理+司法宣传+生态修复+高质量发展”的全方位司法保护体系,守护大通碧水青山。

聚焦精品化改革创新 激发司法改革效能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动司法审判和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让司法更加公正、高效、透明、权威。强化院党组、院庭长的监督管理责任,通过“四类案件”监管平台将200余件案件纳入监管,确保执法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截至2023年底,一审服判息诉率为93.93%,位居全省第七;一审裁判被改判发回重审率为1.74%,位居全市第二。推进民事案件繁简分流,制定《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法院民事、行政案件分案规则(试行)》,实现民商事审判案件工作量相对均衡。适用小额诉讼程序871件,普通程序独任审理573件,司法效能明显提升。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促进庭审实质化。落实推进院庭长办案制度,院庭长办案占案件总量的85.51%,居全市基层法院第二位。深化智慧法院建设,依托智能中间库,超80%的案件办理实现“无纸化”,为审判执行质效提升注入新动力。推进醉驾案件“单轨制”运行试点工作,实现危险驾驶案件全流程线上办理,极大提升打击醉驾犯罪的效率,醉驾案件“单轨制”审理经验被省高院向全省法院推介。

聚焦精细化区域治理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继续推进“无讼村(社区)”创建,持续深化法官工作室、法官联络点建设,有力推进纠纷多元化解。继续强化道路交通事故“四调联动”工作机制,2023年以来诉前调解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2452件,调解标的额达450万元,被省委政法委作为先进经验向全省推介。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参与社会治理,及时总结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向相关单位制发司法建议书并获得被建议单位采纳,实现“办理一个案件,规范一个行业”的社会治理效果,全年共制发司法建议书7份,采纳率达100%。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持续开展“法律六进”普法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先后组织法治宣传37场,发放宪法、民法典、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反有组织犯罪等宣传材料7400多份,在各类媒体发布典型案例、宣传报道174篇,在抖音发布宣传视频39期,各类短视频播放量达五十余万次。加强弱势群体司法保护,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全年共拨付救助款28.98万元,在彰显司法权威的同时传播司法温情。

聚焦精英化队伍建设 砥砺干事创业担当

坚持全面从严总基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锲而不舍正风肃纪反腐。压紧压实党组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筑牢全院干警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健全完善审判权运行、人财物管理等方面各项制度,认真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用好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对司法腐败零容忍。全年未发生干警违纪违法情况。坚持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要求,通过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拼等形式,不断增强干警政治素养、司法水平和履职能力,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法院队伍,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有7个部门分别获集体三等功、先进基层人民法庭、全市法院优秀法庭、先进集体表彰,9人被评为全市法院先进个人、办案标兵、岗位能手、平安建设先进个人,1人荣立个人三等功。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的一年。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大通区人民法院全体干警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使命担当,不负伟大梦想,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大通贡献法院智慧和力量!

[手机扫一扫]
复制pc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