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110”品牌为高质量发展护航

版次:02  2024年01月1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接一版)

2023年,警务站共接警36567起,占全市接警量25.39%,警情处结率达94%以上,满意率达99.6%,成功处置一大批重大警情,及时消除了安全风险,保障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提升效能,创新工作机制

公平正义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价值追求,也是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

2023年7月1日,市公安局党委坚持以规范源头执法为切入点,以深化公安改革为着力点,以提升警务效能为落脚点,在全市公安机关创新启动“两清一规范”工作机制,也就是“警情清零、案件清底、规范执法”。

工作开展以来,通过每日市、县、派出所三级视频连线,坚持“日调度、日评查”,对每天发生的警情、案情、舆情、访情全部起底,全要素管控、全流程监督、全闭环处置,着力提升警务运行质效,全市刑事案件破案率、治安案件办结率、涉警信访量、12389举报投诉量环比、同比均呈“两升两降”态势,人民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同比分别升至97.9%、96.41%,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相关经验做法受到公安部“夏季行动”督导组充分肯定。

增设专席,切实保障权益

2023年以来,市公安局在市、县两级110报警服务台设立“护企110”专席,对全市接报涉企、涉项目类警情,按照“一警三派”工作机制及时推送三级包保责任人(包保局领导、包保所队长、包保民警),对涉企警情会全量回访,对当场未办结、未解决的警情会及时向市局领导报告,推动更高层面用更大力度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工作闭环。截至目前,共接报全市涉235家重点企业警情215起,均得到妥善解决。

2017年7月,市公安局、市妇联联合在淮南110报警服务台设立全省首个“反家庭暴力接警专席”,所有涉家暴类警情均由专席接警,专班跟踪处置回访,有效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为家暴受害者打开一条快速救助通道。截至目前,专席共化解处置家庭纠纷14000余起,有效处置家庭暴力案件4595起。同时,反家暴专席致力于多渠道宣传家暴危害,唤起更多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推动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2019年,淮南110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2023年11月,民警孔燕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人民公安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下一步,淮南110将牢牢把握新时代公安工作“五个现代化”要求,紧紧围绕实施创新强警战略和护航淮南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强110与12345对接联动,推动做到群众诉求“有人应、有人办、高效办”,把110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贡献更多公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