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推进 高频推送 高质落实

——我市大力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打早除小”工作

版次:02  2024年01月1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刘银昌 本报实习生 张 宁

为将打击黑恶犯罪触角向前段延伸,不断健全完善黑恶犯罪预防治理体系,我市积极部署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打早除小”工作,努力把黑恶犯罪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黑恶犯罪防控常态长效。

高位推进,快速动员部署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打早除小”工作,市委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对常态化扫黑除恶“打早除小”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坚持打早除小、露头就打,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整治,持续释放严打高压信号,实现对黑恶犯罪早防范、早发现、早处置,为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根据省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印发《工作方案》,制定配套表格、统计台账等,明确了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2023年10月24日,全市召开常态化扫黑除恶“打早除小”动员部署会,动员各级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打早除小”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推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走向深入。

2023年11月10日,召开全市常态化扫黑除恶“打早除小”培训会,对省指导意见和市工作方案进行解读,详细讲解了细化后的任务分工和操作流程,特别针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重点人员摸排列管工作进行了专门强调,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高频推送,营造强大声势

2023年11月29日,我市召开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打早除小”新闻发布会,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开展“打早除小”工作的重要意义、重点工作和现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呼吁全市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市扫黑办、市公安局共同发布《扫黑除恶打早除小致群众的一封信》,列出重点教育管控人员类别、公布举报方式,积极组织社区网格员、网评员以及淮南发布等媒体平台转载,迅速在互联网平台掀起舆论高潮。在全市居民社区、商超、菜市场等公共场所张贴“一封信”宣传海报1万余份、发放纸质宣传材料共计5万余份,实地宣传、走访上万户。

通过“淮南政法”微信公众号,搭建“打早除小”举报平台,丰富群众举报渠道,提升举报便捷度和线索收集时效性,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举报反映身边黑恶犯罪线索和不良行为人员。

高质落实,细化工作举措

市扫黑办定期通报各县区各成员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先进做法、亮点举措,将简报作为工作交流、成果展示、分享经验的重要平台,推动各单位形成比超追赶的良好氛围。市扫黑办牵头市公安局等相关单位多次深入县区、乡镇和相关单位实地调研督导“打早除小”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督促高质高效开展工作。

针对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犯罪活动,市区两级扫黑办紧盯不放,实时跟踪线索办理进度,督促办案机关正常处理案件的同时,全面核查涉案人员一贯表现,做好人员教育管控,打造“打早除小”典型案例,推广典型做法。

目前,全市已完成首轮犯罪前科类、行政违法类、不良行为类等重点人员摸排工作,正在逐步开展等级评定和教育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