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托幼”助成长 呵护童心解民忧

本报记者 贾 静

版次:02  2024年01月0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幼有所托,幼有所育”关乎民生福祉。我市强化统筹调度,细化指标任务,加大学前教育学位、托位供给,努力构建普及、普惠、有质量的托幼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托育难、入园难、接送难”问题,让民生实事暖到群众心窝。

托幼一体,解决婴幼儿“托育难”

“我们夫妻俩都要上班,孩子得不到科学的早期教育,一直是我们忧心的事情。”家住田家庵区淮滨街道淮河路社区的杨先生介绍。

为将“安心托幼”行动落到实处,让3岁以下婴幼儿有处可托,我市大力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利用现有场地或适当改造、扩充园所,延伸开展托育服务,并支持多元主体开设公益普惠的托育点,多渠道提供托育服务。杨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儿子已经入托在家门口的田家庵区第一幼儿园,心里这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2023年,我市新增托位6672个,全市175所幼儿园完成备案取得开设托班资质,共有1327名幼儿在园接受托育。

科学布局,解决公办园“入园难”

“之前我们小区附近没有公办幼儿园,眼看孩子到了入学的年纪,我们家人都很焦虑,多亏家门口新建了幼儿园,秋季孩子顺利报名入园。”家住淮南高新区金域蓝湾的张女士高兴地说。

为补齐学前教育公办不足的短板,高新区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努力提高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建设普及普惠优质发展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023年我市投资4272.4万元,新建、改扩建11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4360个,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为爱延时,解决家长按时“接送难”

下午4时30分,本来是正常放学时间,但是在大通区幼儿园山朱分园,一堂堂别开生面的特色延时服务课程正在进行,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游戏、画漫画、踢足球等,一阵阵欢声笑语从校园各个角落传来。“延时服务太好了,既解决了孩子看护问题,又让孩子享受到个性化的服务。”看着孩子放学后也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家长们交口称赞。

2023年,我市印发《关于做好幼儿园延时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导幼儿园提供菜单式、分龄式的延时服务,积极探索具有淮南特色的幼儿延时服务模式。截至2023年11月,全市570所幼儿园全部做好延时服务方案,30257名在园幼儿参加延时服务。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同、多方参与、综合监管”的总体思路,推进托育服务规范化、品牌化、专业化,不断提升全市托育服务水平。通过扩大服务供给、提升幼儿园覆盖率、完善延时服务等举措,将托幼工作做细做实做牢,让“安心托幼”成为民生版图的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