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安徽省经济记者协会主办的2022年度安徽经济新闻奖(报纸系列)评选揭晓。淮南日报社9篇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4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获奖率、奖次高居全省市级党报榜首。
安徽经济新闻奖(原为安徽经济好新闻)评选每年举办一次。此次共有全省及中央驻皖40家媒体165件作品参加评选,参评作品忠实记录了全省各地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亮点和重点,唱响了安徽经济光明论,反映了人民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热点,凝聚了民心与共识,导向正确、内容真实、新闻价值高、社会效果好,做到了与时代共进步、与百姓同呼吸,为全省经济建设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经评委公开、公平、公正评审,共评出一等奖36件、二等奖50件、三等奖50件;中央驻皖新闻单位一等奖3件、二等奖4件。淮南日报社报送的通讯《“诊断”知识产权,让企业更有“知本”》(作者:张静、柏松)、通讯《亩均论英雄 寸土生寸金》(作者:周玲)、通讯《乘风破浪的“船长”从这里走出》(作者:廖凌云)、通讯《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 让绿色成为城市“底色”》(作者:张明星、褚昭亮)4篇作品获得一等奖。
好的新闻作品频出,植根于淮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沃土。近两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建设“七个强市”目标,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修复、社会治理”五大攻坚行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推动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一篇篇主题鲜明、立意深远的新闻作品,是对淮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展示;一组组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的报道,是对人民心声的真实反映。
好的新闻作品频出,得益于淮南日报社忠诚担使命、矢志创精品。近年来,淮南日报社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按照市委、市委宣传部的要求,坚持新闻立社,强化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一手抓精品内容生产,一手抓精品平台建设,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持续增强,成为全市新闻舆论工作的主阵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的主渠道。同时,主动顺应网络时代移动融合传播大势,加速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构建新型主流媒体,奋力建设全省新型一流市级融媒体。新闻工作者心怀新闻理想,主动践行“四力”要求,深入重点工程一线、人民群众中间,采写和推出了众多精品力作。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