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从加沙撤回多个旅 战事或持续延宕

版次:A03  2024年01月0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以色列军方1月1日宣布,今后几周将从加沙地带撤回五个旅数以千计士兵,其中许多预备役士兵将解散回家,恢复日常生产生活。按照一些以色列官员和军事分析师的说法,这意味着以方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军事行动进入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更长的新阶段。

【第三阶段】

以色列军方1月1日在一份声明中介绍,撤回的五个旅中,年龄较大的两个旅预备役士兵将返家,另外三个旅将回驻地休整,按计划接受进一步训练。

以军旅级单位人员编制各异,至多大约4000人。军方没有公开以军部队在加沙地带部署情况,因此不清楚撤出这些部队后加沙地带还部署有多少兵力。

加沙地带北部一些目击者当天告诉法新社记者,他们看到以军部队离开加沙城内外多个区域,也可能意味着重新部署,而不是永久撤离。

以军发言人丹尼尔·哈加里去年12月31日召开记者会时并未说明撤出部分部队意味着战争进入新阶段,仅强调“战争目标要求长期作战,我们正在做相应准备”。

美联社分析,这一举动符合以色列领导层先前提及的“低强度”军事行动阶段,预期在2024年大部分时间持续该阶段,主要对付哈马斯在加沙地带残余据点和小股抵抗力量。

据路透社报道,新一轮巴以冲突去年10月7日爆发后,以军行动第一阶段是大面积轰炸并全面封锁加沙地带,迫使当地平民撤离。第二阶段从10月27日地面部队大批攻入加沙地带开始。以色列眼下声称几乎完全从军事上控制加沙地带北部,因此减少部署在那里的军队。然而,以军在加沙地带北部仍时常遭巴武装人员袭击,在加沙地带南部等地则与哈马斯等武装交战激烈。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以色列官员解释说,以军的军事行动正在进入第三阶段,“至少持续6个月,包括密集的清剿行动……没有人谈论和平鸽从沙贾耶放飞”。沙贾耶是加沙城东部一个居民区,以军部队在那里损失惨重。

【提振经济】

那名以色列官员说,让预备役士兵重回平民生活,可以帮助提振以色列经济。军方声明预期这一举动将“显著减轻经济负担”。

哈马斯去年10月7日大规模偷袭以色列军民目标,以色列政府宣布全国进入战争状态,一开始便动员30万预备役人员。以色列军方预期,加沙地带军事行动可能还将持续一年。战争状态持续越久,经济民生越吃不消。

本轮冲突导致以色列南部与加沙地带接壤的7个城镇疏散居民,同样加剧经济负担。以色列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1月1日说,遭疏散的居民不久就能回家,“生活将重回正轨”。

以色列智库陶布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去年12月下旬一份报告预期,由于预备役人员参军、南部居民疏散,本轮冲突导致以色列去年四季度经济萎缩约2%。

以军数据显示,自加沙地带地面行动开始以来,以军已累计死亡173人。精锐部队“戈兰尼旅”损失惨重。许多士兵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按照以军发言人加哈里的说法,预备役士兵后续部署将以部队能够得到休整、以色列经济能够运转、士兵能够定期回家探亲的方式进行。

【北线战事】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指出,以色列领导层继续告诉民众,加沙地带军事行动将长期化,即便一些批评者怀疑政府铲除哈马斯的目标能否最终实现。

《纽约时报》认为,以军迄今没有实现瓦解哈马斯军事能力或其在加沙地带执政能力的目标,也未能解救被扣押于加沙地带的上百名以色列人。

那名不愿公开姓名的以色列官员说,从加沙地带撤回的五个旅中,部分部队将为北线爆发与黎巴嫩真主党的战事做准备。这些部队将轮换北部边境驻军。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次日起,黎巴嫩真主党自黎南部对以色列境内军民目标发动袭击,以“策应”哈马斯,以方则还以炮击和空袭。据美联社1月1日报道,真主党以火箭弹、反坦克导弹和无人机等实施的袭击造成以方9名军人和4名平民死亡,以军轰炸和炮击则造成133名真主党武装人员死亡、约20名平民丧生。以色列警告,如果真主党不收手,将对黎巴嫩发动全面战争。

那名以色列官员说,以色列不会允许北线局势继续,“接下来的6个月是关键时期”。

(新华社专特稿 胡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