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生态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版次:A01  2023年12月2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近年来,淮南高新区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持续优化引才聚才的政策环境、提升拴心留人的服务环境、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全力构筑创新发展的人才集聚高地。

健全政策体系“引才”。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形成系统性人才政策体系,采取“刚性”“柔性”模式,统筹专项资金池用于人才奖补、购租房补贴等。与淮南联合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8场次,提供3000余岗位。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0余名、技术型人才850名。

搭建创新平台“育才”。依托淮南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安理工大学科技园、“双创中心”等搭建人才孵化培育基地。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已经由科技部批准落户淮南高新区建设,目前园区现有孵化器2个,省级众创空间3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81个。

优化人才环境“留才”。建立高新区人才工作站,配备6名经济一线人才专员提供精准服务。加快建设淮南市人才公寓、舜耕人才公寓等项目,已建成人才公寓974套。重视创新创业服务,定期举办创新沙龙、大数据论坛等活动,连续两年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15家企业中有12家获得优秀以上奖项,落户淮南市“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及带头人15位、“特支计划领军人才”4位。 (本报记者 李东华

本报通讯员 王诗尧 岳银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