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淮南高新区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持续优化引才聚才的政策环境、提升拴心留人的服务环境、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全力构筑创新发展的人才集聚高地。
健全政策体系“引才”。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形成系统性人才政策体系,采取“刚性”“柔性”模式,统筹专项资金池用于人才奖补、购租房补贴等。与淮南联合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8场次,提供3000余岗位。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0余名、技术型人才850名。
搭建创新平台“育才”。依托淮南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安理工大学科技园、“双创中心”等搭建人才孵化培育基地。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已经由科技部批准落户淮南高新区建设,目前园区现有孵化器2个,省级众创空间3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81个。
优化人才环境“留才”。建立高新区人才工作站,配备6名经济一线人才专员提供精准服务。加快建设淮南市人才公寓、舜耕人才公寓等项目,已建成人才公寓974套。重视创新创业服务,定期举办创新沙龙、大数据论坛等活动,连续两年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15家企业中有12家获得优秀以上奖项,落户淮南市“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及带头人15位、“特支计划领军人才”4位。 (本报记者 李东华
本报通讯员 王诗尧 岳银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