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这些早期信号别忽视

李 斌

版次:04  2023年12月2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胰腺癌作为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一般在早期阶段很难被发现确诊,大部分胰腺癌患者被发现确诊时已为晚期,并伴有转移的情况,这时治疗已经非常困难,预后也较差,给患者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使得胰腺癌有着“癌中之王”的称号,我国知名流行病学家吴尊友便是被胰腺癌夺去了生命。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您知道胰腺癌的早期信号是什么吗?您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正确预防胰腺癌吗?下面就请您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探究一下胰腺癌的奥秘吧!

1、胰腺癌的定义与流行病学特征是什么?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胰腺组织中的恶性细胞,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癌症,但其发病率逐年增加。胰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多种因素有关。

胰腺癌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存在差异,根据研究显示,发达国家的胰腺癌发病率较高,而亚洲和非洲国家的发病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和遗传背景等因素有关。年龄是胰腺癌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研究表明,胰腺癌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群。这与胰腺癌的潜伏期较长、症状不明显等因素有关。

吸烟是胰腺癌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者患胰腺癌的风险较非吸烟者高出两倍以上,研究还发现,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的人群也存在较高的胰腺癌风险。饮食习惯也与胰腺癌的发生相关,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缺乏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以及过量饮酒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与胰腺癌的发生也关系密切。

2、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信号有哪些?

(1)腹部不适:在胰腺癌的早期,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不适,这可能与癌症对胰腺周围组织的侵蚀导致的炎症反应有关,腹部不适可能表现为轻微的不适感或隐痛,也可能伴有腹部肿块、胀气、消化不良等症状;

(2)消瘦和体重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消瘦及体重下降,尤其是在胰腺癌早期阶段,消瘦可能是由于胰腺癌影响了身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而引起的,胰腺癌还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食欲减退,进一步加重消瘦症状与体重下降程度;

(3)消化系统症状:胰腺是产生消化酶的重要腺体,而胰腺癌的发展可能干扰其正常功能,导致一系列的消化系统症状,包括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但由于这些症状较为常见,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认为是其他消化系统问题的表现;

(4)黄疸:黄疸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之一,胰腺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当癌细胞在胰腺内生长和扩散时,可能会阻塞胆道,导致黄疸的出现,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累积而引起的,使皮肤、眼球和黏膜变黄。当胰腺癌病灶较小且位于胰头部时,它可能压迫胆管,引起黄疸。因此,如果出现黄疸症状,尤其是没有其他明显原因导致的黄疸,应引起警惕;

(5)背部疼痛:胰腺癌导致的背部疼痛通常是持续且难以缓解的,可能会逐渐加重,背部疼痛可能出现在胰腺的位置,也可能辐射到背部其他区域。由于胰腺与脊柱相邻,当胰腺癌生长并压迫周围组织时,可能会出现背部疼痛;

(6)皮肤瘙痒:患者可能感觉皮肤瘙痒,且常常伴随着刺痒、烧灼或刺激感,胰腺癌患者皮肤瘙痒可能与肝功能受损有关。胰腺癌可以压迫或阻塞胆总管,导致黄疸和胆汁淤积,从而引起肝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进而导致胆盐在患者体内积聚,进而引发皮肤瘙痒的症状。

3、胰腺癌的筛查方法有哪些?

(1)生物标志物筛查:通过检测人体内特定的生物标志物来判断是否存在胰腺癌,目前常用的生物标志物包括胰腺癌特异性抗原CA19-9、CEA等。这些标志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可能与胰腺癌的存在相关,因此可以作为一种筛查手段;

(2)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影像学技术,可以通过观察胰腺的结构和形态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例如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胰腺内部的肿块或囊肿,而CT或MRI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图像,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胰腺癌;

(3)高风险人群筛查:对于一些高风险人群,如家族中有胰腺癌病史、患有胰腺炎或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可以进行定期的胰腺癌筛查。这些人群有着较高的胰腺癌发生风险,因此定期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胰腺癌的病变;

(4)基因检测:通过对患者的基因进行检测,可以发现与胰腺癌相关的遗传突变,一些特定的基因突变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因此基因检测可以帮助确定个体的胰腺癌患病情况。

4、哪些人属于胰腺癌高危易感人群?

(1)遗传因素:家族史是胰腺癌高危易感人群的一种重要因素,如果有一位近亲,如父母、兄弟姐妹,被诊断出患有胰腺癌,个体患病风险将明显增加,尤其是家族中存在多个患者时,患病风险更高;

(2)长期吸烟:吸烟与胰腺癌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吸烟者属于胰腺癌的高危易感人群;

(3)肥胖与高血糖:肥胖与高血糖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肥胖者患胰腺癌的风险较正常体重者高,患有糖尿病或高血糖的人也更容易患上胰腺癌疾病;

(4)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一种重要先兆,长期存在的胰腺炎会导致胰腺组织的慢性炎症,增加患上胰腺癌的风险;

(5)高脂饮食:摄入高脂饮食长期以来被认为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高脂饮食不仅会导致肥胖和高血糖,还可能直接损害胰腺组织,增加患病风险。

5、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预防胰腺癌?

(1)健康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对预防胰腺癌至关重要。尽量减少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摄入,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高纤维食物的摄入量,选择低脂肪的蛋白质来源,如鱼、豆类和禽肉等;

(2)控制体重:保持适度的体重对预防胰腺癌十分重要,建议合理安排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坚持适量的运动,维持健康体重;

(3)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都与胰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是预防胰腺癌的重要措施;

(4)定期体检:建议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尤其是胰腺相关的检查,如超声波、CT扫描等,可以及早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效率;

(5)控制糖尿病:如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已被诊断为糖尿病,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糖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小结:胰腺癌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较重的负担,当您出现符合胰腺癌的早期信号时,建议您及时就医并开展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早发现、早治疗,进而提高胰腺癌的治愈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您一副健康的身体!那么,关于胰腺癌的早期信号及其相关科普知识,您了解多少呢?

(作者单位系淮南朝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