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创特色 五育并举育新人

——谢家集区第四小学开展丰富多彩实践课纪实

版次:A01  2023年12月2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苏 强

磨豆滤浆、煮浆点浆。日前,记者在谢家集区第四小学走访时看到,孩子们正在实践课上兴致勃勃地学习豆腐制作,亲自动手制作豆腐,让孩子们热情高涨。

“石膏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品尝着自己制作的豆腐,五(二)班学生李香槿兴奋不已:“通过实践课制作豆腐,不仅让我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而且还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历史知识,我感到非常快乐和自豪。”

“叔叔好,我正在制作小猫咪呢。”在校园星艺坊里,三(二)班学生王佳宁一边在老师指导下制作陶艺,一边轻声告诉记者:“叔叔,我们制作小猫咪用的是陶土,不是橡皮泥。老师还教我们制作了小老虎、小兔子,非常好玩,我们都喜欢上陶艺课。”

星冉坊里,孩子们一丝不苟学习扎染工艺制作,围棋室里孩子们聚精会神博弈,在谢四小走访,丰富多彩的实践课让记者大开眼界。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学校立足优良传统校风,充分发掘本土文化,因地制宜创特色,积极推动地方非遗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构建以大美育为引领的五育并举办学体系,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以常规加特色切实落实“五育”并举,有力促进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采访中,谢四小负责同志信心满满、激情满怀。

以美辅德,立德树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谢四小认真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以美益智,启智润心。”谢四小着力优化课堂设计、改进教学模式,打造师生互动共享的高效课堂,定期组织“班主任”论坛,通过教师的交流碰撞,获得教研教学管理最大的成效。学校负责同志介绍:“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研究主题,我们开展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跨学科整合与主题教学研究,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交流、学会沟通,增强集体意识,实现了启智导学,乐享其学。”

以美健体,固本强基。记者了解到,谢四小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保证学生们每天锻炼一小时。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课间操、分项目游戏,做到全员参与,真正实行阳光体育。同时,学校建立田径和足球两支体育专项训练队,积极组织参加市区级运动会、每学期一次校内运动会,全学段校园足球联赛,形成了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以美陶情,美美与共。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美育水平,谢四小利用美育工作多面性的特点,把美育工作渗透到各项各科的教学工作中去,积极开展课余艺术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兴趣小组,陶艺、泥塑、瓷板画、扎染、剪纸、书法、绘画、舞蹈、合唱等兴趣实践课,积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校园、自己的生活中发现艺术、创造艺术、培养艺术天赋。学校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艺术修养,我们与淮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合作,建设‘淮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与谢四小非遗手工艺传承共建基地’,将‘非遗’文化手工艺美术引入校园,同时学校开设了陶艺馆、扎染馆、书法馆、围棋馆,为学校美育提供重要支撑,打造美术教师专业平台,丰富孩子们的课后生活,增强了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美促劳,以劳立行。据了解,谢四小通过主题班会,强化劳动教育,提倡生活处处皆可劳动。建立护绿基地一周一实践,由班主任带领,在班级护绿基地进行环境和养护实践。制定家庭劳动清单,一周一清零,分学段制定清单内容,周末打卡完成清单内容。共建公益劳动基地,在车站、公园、敬老院开展公益活动。该校开发特色劳动课程,打造非遗文化豆腐工坊,开展陶艺制作、瓷板画、泥塑、扎染等课程,在感受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又体现了劳育和美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