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出行 查苗情 稳菜价

——安徽各地抗击低温风雪一线观察

版次:A02  2023年12月2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7日至19日,安徽遭遇新一轮低温雨雪天气过程,超70个市县陆续出现雪或雨夹雪天气,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超过5厘米。新华社记者深入一线,看出行、探苗情、观菜价,用一个个“微镜头”记录安徽各地抗击风雪的身影。

寒风凛冽,积雪未消,在安徽合肥站,31岁的谢晨亮正拿着铁铲,用力地铲去铁路道岔上的冰雪。他是合肥站运转车间行车班组班组长,行车班组负责往来列车的接发工作。

“道岔有积雪积冰,会影响到列车安全进出站。”谢晨亮说,他和班组同事们每天四班轮岗,24小时坚守,用扫把、铁铲扫雪除冰,确保道岔转换正常、列车安全。

“这种天气待在室外确实很冷,但干起活来就感觉不到了。”谢晨亮拍了拍肩头的雪屑,笑着说。

除合肥站外,安徽多个铁路站点职工,都在积极迎战雨雪冰冻天气,保障旅客出行安全畅通。淮南南站第一时间成立扫雪突击队,对站前通道、站台边沿等地的积雪积冰进行清扫、清除,在进站口、地道等处铺设防滑垫,还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暖宝宝、充电器等物品。六安站、寿县站、庐江西站等车站积极协调地方交通运力,做好公交车、出租车、大巴等汽运调配,方便旅客换乘。

在皖东,种植大户平东林和合作社的两位社员穿上胶靴、顶着风雪,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田头。此刻,地里的油菜已经被雪覆盖。平东林搓了搓手,扒开覆雪,仔细查看油菜受冻害的情况。

平东林是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禾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23年他种植了210亩油菜,相较2022年扩种50亩。一周前,他组织工人在田间仔细清理农田沟确保积水能排,无人机喷施叶面肥提升油菜抗冻能力。平东林告诉记者,此次降雪有助于缓解前期旱情,并对油菜保墒杀虫起到促进作用,但持续低温或让弱苗越冬困难。

“瞧,这叶片就像被开水烫了,打蔫了。”平东林指着一株油菜幼苗说,目前气温较往年同期偏低约5摄氏度,油菜冻害风险较高。一周前,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就已发出通知,提醒农户喷施叶面肥和壮苗剂抗御寒潮,但针对当前田头出现的部分冻苗,他准备拍些照片,再请农技专家开个“药方”。

风雪中,农技人员也在忙碌着。天长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农艺师董玉海说,18日下午他已经走访2个乡镇5名种植大户,提醒农户及时清沟沥水,雪后对弱苗增施过冬肥。截至18日,天长市共有132名农技人员深入田头指导防灾减灾,提醒加固棚舍65间,指导小麦、油菜清沟沥水32万亩。

18日下午,记者在合肥市芙蓉菜市场看到,三三两两的市民正在选购蔬菜。“今天风雪突然来袭,我来买些菜回家煮火锅。”市民李阿姨告诉记者,菜市场里的蔬菜、肉类和平时一样多,菜价也基本没有变化。

户外街道已是白茫茫一片,芙蓉菜市场里金黄的玉米、紫红的洋葱、翠绿的辣椒等各色蔬菜摆满了货架。记者看到,蔬菜、水果及各种肉类货量充足。蔬菜商户李红霞说,“我今天去周谷堆进货,那里已经提前储备好各类蔬菜,不愁拿不到货。”

记者注意到,农产品批发市场安徽百大周谷堆农产品国际物流园内,停了不少正在下货的农产品运输车辆。“目前物流园内各类蔬菜水果、水产、冻品等储备量充足、交易稳定。”该物流园信息中心信息员王萍告诉记者,受恶劣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外省产区蔬菜生长运输不利、地产菜采摘难,市场菜价整体呈现小幅上涨趋势,“我们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价格监测与引导,与省内周边蔬菜基地保持联系,及时调配扩大货源,确保农产品供应平稳。”

(新华社合肥12月19日电

记者 水金辰 胡 锐 潘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