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文
写作时间久了,无论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总会通过不同的途径找到我,唯一要求就是:帮助他们指点一下副刊散文如何写?在点拨的同时,面对书的海洋,有些年轻人很茫然,建议我推荐一些书给他们读,《不过是一碗人间烟火》便是推荐过的书目中的其中一本。
《不过是一碗人间烟火》是“作家文摘·名家散文”系列第一卷,2021年1月由现代出版社出版。全书按美食、日常琐事、爱情、宠物等主题分为六辑。其中精选了汪曾祺、黄永玉、莫言、迟子建、苏童、王安忆等文学名家的散文作品,把对生活、生命的热忱通过细腻的文笔,传达给世人: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世间的妙趣与美好,每一天都活得有情、有趣、有味。
烟火,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代表着喜庆、欢聚、团圆,也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在这本书中,通过描述烟火、美食、人情世故等细节,将人间的烟火味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留下自己吃的萝卜)不用刀,用棒子打它一家伙,‘棒打萝卜’嘛。喀嚓一声,萝卜就裂开了。萝卜香气四溢,吃起来甜、酥、脆。”(汪曾祺《果蔬秋浓》)瞧瞧汪老的语言,多么的风趣、幽默,又特接地气。
书中的烟火并非只是简单的燃烧,它是人们情感的寄托,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在烟火中,我看到了人们对生活的期待和向往,看到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作家写作是有其背景的,比如读迟子建的作品,无形中就会想到北方的冰天雪地……有次我跟呼伦贝尔的一位副刊编辑视频聊天,我说你们那旮旯过年蒸馒头也不用放冰箱冻着了,零下四十多度,直接搁外面雪地里就完事了。隔着手机屏幕我都感觉到了冷,她却站在报社门口,咧着嘴笑,“你是大神,言中了!”读迟子建的《故乡的吃食》也证明了我的高见。“一年中最大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我们那里一进腊月,女人们就开始忙年了。她们会每天发上一块大面团,花样翻新地蒸年干粮,什么馒头、豆包、糖三角、花卷,蒸好了就放到外面冻上,然后收到空面袋里,堆置在仓房,正月里随吃随取。”想必这“仓房”就是节能、环保的天然“冷库”了,人们生活在这里很开心,开心地,如同吃到被大人们包进饺子的硬币,因为“当啷”一声将硬币吐到桌子上时,孩子们又快乐地长了一岁……
除此之外,书中还通过对人情世故的描述,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人间的烟火味。黄永玉老先生一生中仅有两次喝茶的美好回忆,一次是1945年在江西的寻乌县路遇一个卖茶的老者,一碗茶冲了三遍依然浓郁芳香……日暮西山,老者见黄老迟迟没有动身的意思,说“赶路吧!你想买我的茶叶,不卖的。卖了,底下过路的喝什么?”瞧瞧老者,多么的实在,一股纯朴的风自乡野拂面,惬意于心。另一次是60年代,他和爱人在西双版纳,喝“老咪头(老奶奶)”的茶,板凳、砂罐、大海碗,招待远方的客人,妥妥的烟火气……“溥天之下,空耗双手总是愁人的”(黄永玉《水、茶叶和紫砂壶》)黄老的这句话,时时激励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总之,《不过是一碗人间烟火》是一本充满生活气息、温暖而又美好的书。它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烟火味,那是一种充满生活气息、温暖而又美好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