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东华
近日,“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发布,我市推送的“探索变‘沉陷之城’为‘生态之城’的绿色转型‘淮南模式’”上榜。
淮南因煤而建,缘煤而兴,是长三角地区综合能源基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因长期煤炭开采形成了大片的沉陷区,给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地方政府和采煤企业坚定“一条心”、共下“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协同“一起干”,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压实责任、整体推进,探索出了“生态修复+文旅产业”、“沉陷区治理+渔光互补”、建设避险搬迁示范样板等具有淮南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实现了由“沉陷之城”向“生态之城”的华丽蝶变。
因地制宜,打造“生态修复+文旅产业”治理模式。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高标准实施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项目,针对九大矿区(九龙岗—大通)采煤沉陷区、春申湖采煤沉陷区等城区基本稳沉区,重点在修复区域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上下功夫。目前,市区东部的九大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已基本建成,治理范围共9.3平方公里,把昔日满目疮痍的采煤沉陷区建成了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的湿地公园、网红打卡地,该项目成功入选安徽省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合作40周年纪念优秀典型案例。总投资16.6亿元的西部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一期(春申湖)正在加快建设,遵循因地制宜、最小干预的理念,通过生态系统提升、城市风貌转变、交通网络完善、生态导向开发四大举措,盘活采煤沉陷区的土地资源,植入休闲游憩功能,整体工程完成过半,部分区域计划2024年初开放。
盘活资源,探索“沉陷区治理+渔光互补”转型路径。抢抓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建设机遇,立足采煤沉陷水面资源优势,在凤台县、潘集区等未稳沉沉陷区积极探索“沉陷区治理+渔光互补”模式,同步推进水产养殖等产业发展和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建设,着力打造采煤沉陷区绿色能源及生态农业基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截至目前,全市可利用开发水面光伏的沉陷区面积10万余亩,已利用2.3万亩,先后建成凤台顾桥阳光电源、潘集三峡新能源等一批水面漂浮光伏项目,总装机规模71万千瓦,年发电量超5亿度,未来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000万千瓦,将占据全市发电量的“半壁江山”。
科学谋划,建设避险搬迁示范样板。针对采煤沉陷区点多面广线长、影响人口较多的特点,在广泛调研民意的基础上,制定完善长中短期群众搬迁安置计划,采取多种安置模式推进避险搬迁,将避险搬迁与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城市形象提升、产业导入等有机融合,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集中安置一批。以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安置质量为原则,推进整村异地搬迁,已建成跨乡镇集中安置点16个,其中完成安徽省规模最大的避险搬迁示范区——凤台县凤凰湖安置区建设,可安置群众约8万人,已安置5万人。就近安置一批。由乡镇统筹,以村为单位,就近在乡村集镇周边、矿区周边统一规划建设安置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已建成潘集区王桥新村等就近安置点48个。货币安置一批。尊重群众意愿,推行“货币化补偿”方式,满足群众多元化住房需求,缩短搬迁安置周期,方便在城区就业的群众自主购房,全市共签订货币化补偿协议2.6万人,已发放群众货币化补偿资金约13亿元。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安置点64个,安置群众17.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