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厨余垃圾全量资源化综合利用

版次:02  2023年12月1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在市城管部门统筹设计、指导调度、支持推动下,日前,总投资1.3亿元的淮南市厨余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二期项目建成运行,日处理能力增加至400吨,填补我省厨余垃圾废弃“油、渣、液”全量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空白,在打造餐厨处理行业“头部企业”“灯塔工厂”进程中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我市在推进餐厨垃圾治理中,坚持产学研“齐头并进”,深化政校企合作,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接的“城镇有机固废高值化利用及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淮南市厨余垃圾末端处置项目为契合载体,在生产厂区建立科研创新实践和大学生实习基地,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重点高校,设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国家重点课题攻关和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市城管局引领协调企业把最新工艺、领先技术投放淮南。经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厨余垃圾的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是用途广泛的“绿色新型能源”;废浆液制备生物碳源,替代工业化学品碳源,低成本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和老龄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的脱氮除磷;废渣料养殖的黑水虻等高蛋白昆虫,用于生产医药美容产品、虫沙有机肥,替代部分粮食制作畜禽及水产养殖饲料,推进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相统一。

市城管局表示,将抓住餐厨垃圾治理关键点“精准发力”,聚焦“推行生活垃圾分类首先要解决末端处置”重点问题,提前预判,及早谋划,系统推进,建立相匹配的末端处理能力,确保有效应对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前端分出量明显增加,带来处置环节的压力挑战,以末端“应处尽处”促进前端分类“应分尽分”,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有效保障市民“舌尖上安全”。 (本报记者 张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