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教育阳光普照孩子心田

——八公山区全力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版次:A01  2023年12月1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八公山区拓展体育技能,深化美育熏陶,努力让每个孩子在新时代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 陈海涛 摄

本报记者 何婷婷 本报通讯员 尤 佳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从“一个都不能少”到“家门口的好学校”,八公山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均衡配备教育资源,持续提高教育质量,唱响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之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更加清晰。

教育优先,最好的资源给学校

在八公山区,最漂亮的建筑在哪里?学校!

政府用心,办好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八公山区以“新时代优质特色学校”创建发展为载体,破解薄弱环节,投入2000万元新建综合楼,改造校舍、多功能室和运动场地。完成了区一中、区五中综合楼建设,区一小、区二小、区七小运动场改造,张楼小学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建设、区三小功能室改造升级等。

把最好的资源给教育,最好的教育给孩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把每一所学校办好,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让每一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平等优质教育,已经成为八公山区全区上下的共识。

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聚全区资源统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八公山区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优先规划教育、财政资金支出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人员配置优先弥补教育、建设用地优先用于教育。该区成立了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八公山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区领导联系学校制度》等近10个文件。同时将义务教育学校经费全额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落实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要求。2022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较上年增长7.58%,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小学生较上年增长10.94%,初中生较上年增长9.31%。

坚守教育公平底线。该区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做好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工作。对残疾儿童坚持全接纳原则,实行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多部门联动,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立留守儿童管理工作档案,定期开展关爱活动。

集“智”聚“慧”育人。该区进行教学设备升级和智慧校园、创客空间等信息化建设,建成网络多媒体教室276间,全区所有学校均完成智慧课堂建设,中小学校宽带接入率、校园网建有率、网络畅通比例、班级多媒体配备率均达到100%。

优化师资,最大的尊重给教师

八公山区深耕教育人才基础,树立名师品牌,目前推选出40位“八公山名师”,成为八公山教育亮丽名片。近5年来,评选出省、市、区“学科带头人”63人、“骨干教师”110人、“教坛新星”71人,2名教师获省“教坛新星”称号,1名教师获省“最美教师”称号。

教育要办好,教师是关键。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征程中,八公山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教师引进、培养力度,进一步优化教师专业结构,全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盘活教师资源,激发教育活力。该区全力推进“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健全城乡互动的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合理配置区内高学历教师、骨干教师、音体美劳专任教师,为师资队伍注入活力。近年来,共有219名校长、教师参与城乡、学区、校际间交流,交流比例超过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4%,骨干教师占交流教师比例的37%。为保证城乡教育教学优质均衡,全区新招聘教师优先充实到农村学校,让不同区域的孩子享受同等教育资源。

重视师资培训,打造高素质团队。该区坚持以师德培训为先,以教师业务培训为重,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扎实做有温度、深度、高度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全力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选派优秀教师到高校、名校接受高水平培训,实地感受一流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邀请专家、优秀教师到八公山区开展专题培训、教学指导,拉近与专家的距离,缩小与名师的差距。各校结合实际有效开展校本研修,通过专业引领、名师示范、课例研讨、教学实践等方式,实现精准施策、定向施培。

特色办学,最实的成效惠学生

一所学校,便是一张教育名片。特色教育是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和育人品质的有效路径。

八公山区着力打好特色牌,实施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育为本的“五育”课程规划,推动各中小学特色化、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努力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突出德育实效,浸润生命底色。该区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用活用好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团)会等载体,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建立区级思想政治教研基地,由省特级教师主持工作,思政教育教学扎实开展。

提升智育水平,筑牢知识根基。该区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着力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增进课程效能。

拓展体育技能,强健身体机能。该区积极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并注重发展特色体育项目,推动五禽戏、永京拳等传统运动进校园,夯实校园足球发展根基,全区共5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

深化美育熏陶,涵养艺术品格。该区坚持美育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弘扬传统文化,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戏曲进校园活动,提升学生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加强劳动教育,感知社会生活。全区实现了劳动实践基地中小学全覆盖,并积极推行研学旅行、进农村、访展馆等活动,让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高度融合。

与此同时,该区全面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出具有区域特色、内涵丰富、百花争妍的校园文化体系,“一校一品”创建率达100%。八区一中秉承“为生命而教育”的理念,打造出“五经四纬三板块”的生命教育脉络。八区五中将学校特色教育与八公山地区的楚汉文化相融合,绘制充满内涵的校园文化之美,被评为首批全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八区二小以书为友,以学增慧,书香溢满校园,获评省“最美校园书屋”、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八区三小注重将国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厚植学生热爱国防、支持国防的家国情怀,代表淮南市申报省级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张楼小学以红色教育引领绿色发展,百年学校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双减”政策落地后,全区中小学开设特色课程,课后服务全覆盖,2023年辖区各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参加学生占比98.2%;参加教师占比91.2%,全区逐步实现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人人有发展的良好局面。

托举幸福,“好学校”建在家门口

提升管理,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八公山区率先在全市全面启动学区建设,将13所区属中小学校均匀地划分至4个学区,实施学校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资源管理、教研管理、督导考核“六统一”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区中心校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实现优质均衡教育,让每个孩子近距离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抓实教研活动,提升教学质量。该区发挥教研工作“研究、指导、服务、管理”作用,建立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学区教研、区级教研三级教研网络,营造浓厚教研氛围。依托名师工作室、学科教研基地,创新送培送教送训模式,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每所学校,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定期开展八公山名师、骨干教师、教坛新星送课下乡活动,搭建城乡教师交流互动的平台。开展全区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基本功大赛等,以赛代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强化督导作用,建立跟踪长效机制。该区建立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聘任专兼职督学16人,分两个督学责任区,面向全区中小学开展督导,对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后进行复查。创新开展片区经验交流会,针对教育发展、教学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作为督导重点,坚持监督与指导并重,持续开展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师资状况的监测评估,确保全区校际间差异系数保持在合理区间,不断推进巩固学校均衡发展成果。

教育均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八公山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脚步从未停歇。该区将着眼长远发展,坚持以优质均衡为主线,在做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做好资源共享文章,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在新时代的阳光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