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上求突破 实现产教双向赋能

版次:04  2023年12月0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接一版)

近年来,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学校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积极响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参与省域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我校新能源汽车专业自2016年开始招生,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现有在校生近300人。”学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现有汽车底盘实训室、汽车线路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室、汽车检测实训室等十余个专业实训室,自2019年参加“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1+X证书”考试以来,学生通过率达到98.5%。同时,拥有电气自动化技术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数字化工业园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德“双元制”培训中心等。

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学校主动开放资源、对接需求,依托新能源汽车专业师资和实训条件,联合新能源汽车头部车企,引入企业管理方法,开展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建设,加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打造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