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泛滥时代 全球媒体人士齐呼坚守公信力

版次:A03  2023年12月0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技术变革加速改变当前信息传播生态,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信息发布者,也让每一个人都承受着信息过载、虚假误导的压力。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方面应如何发挥作用?全球媒体人士在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期间展开深入探讨,认为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却也肩负着前所未有的责任,应该回归其价值本源,坚持真实客观、专业理性,守住公信力这一最重要资产。

在信息泛滥时代,传统媒体传播时效、覆盖面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在被认为“传播效果落后”的同时,还会受到虚假信息的连带伤害。

“谎言比事实传播得更快。”联合国主管全球传播事务的副秘书长弗莱明3日在世界媒体峰会的视频发言中说,随着社交媒体兴起,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信任度不断下降,越来越多人回避新闻。虚假信息、阴谋和仇恨在社交媒体上扩散,正毒害信息生态。

越通社副社长段氏雪绒说,越南网民超过7200万,约占总人口的73%,数字媒体、社交网络的爆炸式发展,使得虚假信息更易迅速传播,“新闻机构面对社交网络信息的强大影响力,面临被假新闻牵着鼻子走、缺乏核实的风险”。

埃塞俄比亚通讯社首席执行官塞费·德里贝·恩达莱认为,也有一些传统媒体利用虚假信息误导舆论,损害了公信力。“特别是在非洲,它们为内部冲突拱火添油,制造社会两极分化。”

伊朗《德黑兰时报》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迈赫迪·拉赫马提认为,虚假信息的制造与传播,正给当前传媒业带来“真相危机”。

与会媒体人士认为,在虚假泛滥中坚守真相,在偏见肆虐中秉持客观,始终是媒体的价值所在。

“作为信息和新闻的重要传播者,传统媒体在当下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主席黄振威表示,在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算法加剧了“回音室”效应,令受众认知更加极端,社会舆论生态更趋极化。

真实记录时代,才能无愧时代。参加本届世界媒体峰会的嘉宾普遍认同坚守真相的原则,呼吁通过准确、公正、权威、可信的报道增强公信力、提升传播力。

“公信力就是我们的最大资产。”加拿大《渥太华生活杂志》总编辑丹尼尔·多诺万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媒体不能在准确、公正等原则性问题上妥协,应维护新闻工作的最高伦理标准。

破除“信息茧房”、深化交流协作,坚持客观真实、增进受众信任,为社会进步凝心聚力,为时代发展挺膺担当。各国媒体人士在本届峰会上进一步形成共识:传统媒体应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为共促人类发展与安全作出应有贡献。(新华社广州12月5日电

记者 徐 超 许嘉桐 马晓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