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法
毛泽东同志名垂千秋,才冠乾坤。
他的《沁园春·雪》,是一座瑰丽的诗词高峰,是一首千古绝唱的盖世经典,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壮丽画卷。
这首词的上半阙描绘了祖国山河冬日的壮阔美景,下半阙评古颂今抒发了一代伟人的革命豪情,大手笔,大格局,充分显示出雄浑、高峻、绚丽、壮美。
境界美。毛泽东同志写景横括千万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论史纵评数千载——“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颂今更有神来之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词先写景,后抒情,借景抒情,层层展开,将景物、情感、志向有机结合,把景物之境、情感之境、思想之境融为一体,从而创作出壮阔、高远、奇特的艺术之境,气魄雄浑,豪迈绝伦。
意象美。面对雪花纷飞的壮丽河山,毛泽东同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他的笔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比喻生动贴切,把具体的自然形象上升为鲜丽、独特的意象,显得格外神奇和多姿多彩。
语言美。“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使用“千”、“万”大数字,使语言浓缩、凝练,富有张力,气度恢宏地囊括了大千世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又显示出语言鲜活,有温度,有生命力,有亲和力。毛泽东同志用笔如神,妙句连连,处处出彩。
崇高美。毛泽东同志在这首词中,将诗情、政论、历史交融在一起,挥洒自如。他高屋建瓴地评点历代雄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回望昨天,面向今天和未来,毛泽东同志笔锋一转,“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充满了创造历史的自信感。谁是“风流人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前进的磅礴动力。
这首词结尾三句,点明主题。一句“俱往矣”,三个字便有千钧之力,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抒发了作者雄视千古的革命豪情。
《沁园春·雪》具有豪放、雄浑的艺术风格。
法国18世纪的布封有一句名言:“风格即人”。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雄才大略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艺术家。他的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评说春秋、吐纳风云、文采飞扬的文化气象。《沁园春·雪》是古往今来诗词的顶峰,展示出豪放、雄浑的艺术风格,把豪放词风提到了至高境界。
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创作典范。从“千里冰封”、“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同志的大笔将静物跃动起来,产生勃勃生机和充满向上竞争的活力。他又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写道:“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雪霁天晴,一轮红日照耀在白雪皑皑的大地,红日、白雪相互辉映,色彩瑰丽,娇艳多姿,妩媚动人。
名句传千古,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以宽广的胸襟、豪迈的气概、深挚的伟人情感,指点江山,写出的千古名篇《沁园春·雪》,受到广泛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