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推动办案提速,多元调解实现双赢,灵活举措助企纾困……近年来,八公山区法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积极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依法护企、暖心安商,打出一系列“组合拳”,让经营主体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优质司法保障,全力助推八公山区政法机关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取得实效。(11月27日《淮南日报》)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企业的成长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企业是最重要的经营主体,政法机关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的关系,着力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护企、暖心安商,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企业能不能干,敢不敢干,是否干得好,很大程度上要看营商环境“优不优”。要让企业不吃亏,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就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发力,坚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严厉打击对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实施的敲诈勒索、人身伤害等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官商勾结坑害合法经营企业利益、商业贿赂、企业内部贪腐、虚假诉讼等犯罪行为,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护航企业安全发展,让辖区成为要素集聚的“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
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可以聚人心、聚项目、聚资金,为企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以法护企,就要紧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需要和困难,提供“靶向式服务”,全力当好促企发展的“服务员”,对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同等对待,用“首违可以不罚”“无主观过错不罚”和“小错轻罚”“轻微不罚”等人性化的创新执法理念,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一个地方的法治化水平越高,越能得到各类经营主体的青睐,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就越充沛、越持久。执法部门应切实扛起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的职责和使命,持续在提升企业防范意识、提供优质政务服务、优化营商发展环境等重点工作上发力,为“企业敢干”提供最足的底气、最硬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