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文史研究 弘扬传统文化

——《北宋吕氏家族“一门三相”编年录》品读

版次:A02  2023年11月2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方 川

孜孜不倦,水到渠成。孙友虎长期致力于文学写作,创作诗歌、散文,出版有诗集《感觉空间》《菱形》(合集);文化随笔集《解读蔡史》《好久·不久》等等。出于对丰腴的地方文化钟情与热爱,他以文为史,右手文学创作,左手地域文化研究,在地域文化的世界里勤奋耕耘、遨游探索,不断地撰文出书。二十多年里,他陆续出版了《豆腐文化概观》《大清名宦李兆洛》《戴面具的军阀——苗沛霖和他的“天顺王国”》《问道淮商》《淮上史痕》《淮域名醋·安徽顾桥醋》等书籍。

这一系列图书的编写出版,训练了孙友虎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术眼界,锤炼了学术研究品质和意志力,树立了自己的文化自信与学术自信,于是他开始向新的学术高峰攀登迈进。他秉承“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古训,孜孜不倦地熬夜“爬格子”,水到渠成,最终完成了这部洋洋洒洒50余万言的《北宋吕氏家族“一门三相”编年录》。

锲而不舍,创新创造。《北宋吕氏家族“一门三相”编年录》是一部编年体与年谱体史书的融合创造。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孔子编订的《春秋》,如果从鲁哀公十四年的公元前481年计算,至今已有2503年历史,中间诞生了诸如《左传》《竹书纪年》《资治通鉴》等无数编年体杰作。年谱一词起源于汉代,《汉书·艺文志》就有《古来帝王年谱》的记载。年谱经过魏晋南北朝发展,唐代趋于成熟,出现《刘氏行年记》以及《长庆前后集》的白居易自编年谱。宋元明清之际,年谱成了常用的史书体例。《北宋吕氏家族“一门三相”编年录》以吕蒙正、吕夷简、吕公著三位宰相为谱主,从公元946年吕蒙正诞生年开始记述,到吕公著1089年去世结束,共143年的历史变迁。作者在“凡例”中指出:“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为纬,全面叙述谱主行迹及与谱主关联者的情形,辅以国事、家事、天下事,补选举、宰辅、政策、民生、亲友、家族等话题,呈现谱主成长环境,反映丞相之殊异、宦海之关联、个人之价值。”通过谱主的人生活动轨迹、错综社会关系、生存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全面展示北宋社会的整体风貌。从这一点上说,《北宋吕氏家族“一门三相”编年录》就是北宋早期一部独特的断代史。

严谨规范,功力扎实。《北宋吕氏家族“一门三相”编年录》不是单纯的史料汇编,在关键性记述中,都会加上作者的思考与解读内容。这部分内容,写作起来最艰苦,也最见作者的学术修养、史学积累与学术眼光。按全书50万言计算,初步估算这部分应该占到全书五分之一左右,差不多8至12万字之间。孙友虎说:“本书凡有辨正,加注、按、考。”注、按、考,增强了本书的科学性、严谨性,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比如967年,吕蒙正22岁“是年,吕蒙正居于洛阳东南之‘寒窑’”“是年,吕蒙正侍母亲,居洛阳之龙门利涉院土室,并开始苦读”。作者对吕蒙正入住“寒窑”的时间和寒窑所在地进行了详细考证。天圣三年的1025年,吕夷简47岁,“是年吕夷简次子吕公弼十九岁‘以水部员外郎即知庐州’。”作者以《燕冀诒谋录》《宋史》《重修安徽通志》(光绪)为起点,参照《宋代官职辞典》《宋两淮大郡守臣易替考》《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等文献依据,辨析考证了吕公弼是否知过庐州,以及知庐州的准确年份和时间跨度。通过《编年录》,孙友虎做到了胡适所倡导的“有三分材料说一分话”的严谨史学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