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才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大支撑

胡金焱

版次:03  2023年11月2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治国安邦,人才为本。对一座城市而言,人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根基。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让人才成为赋能城市发展的强大支撑,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

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城市创新发展。人才高度决定着城市高度,人才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能。纵观国际大都市发展历程,凡是大量吸收本地、全国乃至全球人才的城市,必然形成汇聚人才的“马太效应”,构建起一座城市长远发展的“基本盘”。一座城市只要搭乘上人才工作的快车,就能在沉淀人才方面获得丰厚资源,在城市创新发展方面抢得先手。

延揽四海人才,建设人才集聚高地。站在国家战略发展新起点,城市从未像今天这样求贤若渴。要积极利用各类海内外人才平台,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聚天下英才,广开进贤之路。要坚持高标准,聚焦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服务社会,精准揽储高层次人才。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敢于突破条条框框,让各类人才为我所用,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和人人尽展其才的引才用才格局。

突出市场主体,激发人才发展活力。人才工作应找准服务的边界,以超常规举措广泛识才、主动猎才。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产才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对具有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项目,要通过政策定制化支持企业发展。在人才评价方面,要树立“看价值、凭能力、比贡献”的人才评价导向,让各类市场要素成为政策活水的“主力军”,就能破解人才政策与产业需求“两张皮”,滋养城市发展迭代更新。

创优生态环境,助力人才成长。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城市而言,人才创新生态是人才选择城市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要通过打造良好的用才环境、人才成长环境和留才环境,保障人才全生命周期的成长、发展和成就。从宏观上看,就是要将人才发展与城市战略及产业布局同步推进、深度融合,构建资金政策等一系列配套衔接的政策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从微观上看,则是要在人才服务环境建设、营造最优“生活圈”等方面推陈出新,构建起近悦远来、人人向往的人才发展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