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禁止踩踏草坪”是从小接受的教导,但随着帐篷热、露营热的到来,开放草坪已成为市民对绿地的深层需求。
大部分城市的草坪并不对外开放,给出的理由是为了防止游客的踩踏破坏了草的生长。很多草坪种植的是景观草种,这些草种不耐踩踏。另外,国内不少城市都是人多草坪少,如有专业人士分析,就算是耐踩踏的草坪,如果允许踩踏,草坪经过大量的踩踏会让土地形成板结、变硬,造成地面透水、透气性不好,最终不能长草。
正因如此,供市民踩踏的草坪并不多,“禁止踩踏草坪”成了很多人从小接受的教导,“小草青青,脚下留情”成了草坪“标配”提示标语。但近年来,公众户外活动的需求持续增长,帐篷热、露营热也越来越热,公众对“共享”公园绿地的需求越发旺盛。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9.22%提高到42.06%,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80平方米提高到14.78平方米。公园是为民服务的,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如果没能得到很好利用,甚至遭到闲置,造成了浪费,有违社会公共利益。要让这些绿地空间更高效地服务于民,推动公园绿地对外开放共享,才能更好服务于民,更好彰显公园绿地的公益属性。
其实,国外不少国家的草坪都可以随意踩踏,当然,国情不同,国内公园人流量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相对较小,简单开放公园草坪,可能不利于草坪养护,不利于更好共享公共绿地。
对此,就更为考验城市和公园管理者的民生担当与精细化管理能力。如何让更多的草坪对外开放?如尽可能把栽种观赏类草种变成耐踩型草种;还要有针对性地管理,避免草坪因为开放带来各种“副作用”;为分散管理的公园绿地建立统一的“可踩踏数据”等。
今年2月,住建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鼓励拓展绿地类型,增加绿色活动空间。让更多草坪不再成为“禁区”,能够大大增加绿色活动空间,更好还原公园草坪公共空间的属性。
推动公园草坪对外开放共享,让公园绿地真正姓“公”,不仅惠及于民,让城市变得更宜居,也能提高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这看似做的是一件“小事情”,改善的却是“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