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网站发布《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予以整改;继续保留1000个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品牌。被“摘牌”的中华老字号包括北京雪花、天津稻香村、重庆冠生园等。
55个品牌被移出老字号名录,顷刻间失去光环,一些网友评价某些中华老字号“早该摘牌了,又贵又难吃”“‘老字号’本就不该是‘铁帽子王’”……更多网友则关注有无自己喜爱的老字号被摘牌。原因无他,一方面,老字号本是我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和民族瑰宝,历史底蕴深厚,工艺技术独特、设计制造精良、产品服务优质、营销渠道高效、社会广泛认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曾经在满足人们消费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老字号还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情怀与记忆,本是国家的商魂所在,是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华文化自信的最好样本。不少老一辈消费者对很多老字号情有独钟、不离不弃,就是因为它们承载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非遗文化、知识产权以及民俗风情、社会变迁等。这些文化构成了老字号产品独特的商业价值和消费魅力,让老字号成为不少人的精神原乡。
所以,长期以来,不仅消费者对老字号寄予厚望,从国家到各地都重视保护老字号以及促进其创新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增强,以及文化自信的全面提升,新国货品牌正在迎来百花齐放的时代。在这个浪潮中,老字号这类老国货品牌,显然应紧跟时代发展节奏,以求新求变的“年轻态”,与那些新国货品牌乃至初出茅庐的新品牌,竞逐于消费升级的洪流中。否则,实在对不住自己年长的“岁数”、历经的“风雨”和老百姓的口碑。再者,在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当下,老字号也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带给人们更多美好的生活味道。
基于此,今年2月份,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提出要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中华老字号名录,推动中华老字号顺应市场机制、守正创新发展,引领带动更多市场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着力提振发展信心,加快品牌培育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相关人士当时就表示,“中华老字号的‘荣誉’不是一劳永逸的,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摆资历’‘吃老本’。”
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大有必要。近年来,部分老字号面临着品牌老化严重、产品创新力不足、营销渠道滞后等问题,“步履蹒跚”,最终营业总收入下降、市场份额缩减、品牌知名度下降、顾客流失,甚至经营异常。还有个别老字号“倚老卖老”而深陷质量泥淖,“为老不尊”而店大欺客,扰乱市场秩序,造成社会不良影响。此次,相关部门将55个品牌移出老字号名录,正是“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的体现。这既是对55个品牌的惩戒,也是对其他老字号的鞭策、警示。
据报道,根据《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相关部门在将那些有问题的老字号淘汰出局之余,要通过示范创建活动,再次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树立一批标杆企业,培育壮大一批“百年老店”。这便是“有进有出”中的“进”。经得住百年风雨,经不起市场洗礼,就应该让它们退出市场,退出历史舞台;市场表现优秀、消费口碑良好,相关名录就要持续敞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