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相印 文化交融

——中国当代艺术交流展增进中巴人民“心联通”

版次:A03  2023年11月1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7日,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一座展厅里人来人往,来自中国的水墨书画、雕塑、油画等作品陈列其中,几名观众驻足在一幅书画作品前,细细品味。

“虽然我不懂中文,但依然能理解很多内容,这些作品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22岁的巴基斯坦学生胡达·阿卜杜勒·巴西特说。

“星月之路——2023巴基斯坦中国当代艺术交流展”当天在伊斯兰堡的巴基斯坦国家艺术委员会展厅开幕,该活动由中巴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巴基斯坦国家遗产与文化部和巴国家艺术委员会联合举办。

巴西特告诉记者:“这样的活动有利于两国互学互鉴,以文化交融来增进相互理解,巩固友谊。”

巴基斯坦书法家沙比尔·艾哈迈德·齐亚从事创作已有40年,他告诉记者,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书法艺术且各具特色,他被中国书法深深吸引。

齐亚以笔画和字母的排列为例,向记者列举了中巴两国书法中的一些共性,表示两国间的文化交流非常有必要。“通过交流学习,两国书法家可以提升书写技巧与文化理解能力。”齐亚说。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中巴旅游交流年”。中巴教育文化交流中心负责人杨晓东表示,希望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两国间更紧密的联系。

杨晓东告诉记者,该中心从2018年起就致力于两国间文化交流活动,联合中巴两国高校共同培养留学生,截至目前已有80多名中国大学生在巴院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中国学生愿意来巴基斯坦学习研究犍陀罗文化艺术,我们想在这个领域和巴基斯坦学者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合作。”杨晓东说。

巴基斯坦看守政府国家遗产与文化部部长赛义德·贾迈勒·沙阿表示,艺术是最好的沟通方式之一,中华文明在历史的演变中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巴中两国因古丝绸之路连结在一起,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更为两国高质量文化交流搭建了友好桥梁。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文化参赞张和清表示,中巴两国自建交以来就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合作,期待未来举办更多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的活动,增进巴基斯坦民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双边友谊。

据了解,该主题展览已在巴基斯坦多个城市举办,未来将继续在巴巡展。

(新华社伊斯兰堡11月8日电

记者 唐斌辉 王 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