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储能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版次:A02  2023年11月1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华社福州11月9日电(记者董建国)记者从9日在福建宁德举行的2023世界储能大会上获悉,当前我国储能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表示,我国储能产业规模快速扩大,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储能产业链产值已接近2000亿元。2023年上半年,新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863万千瓦,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本次大会以“全球视野 全新储能”为主题,聚焦产业链和供应链协同创新、经贸对接、成果转化。业内专家、企业代表济济一堂,围绕“双碳”战略大背景下储能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探讨储能市场、政策环境、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的新路径,以期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会人士认为,目前全球能源结构加快调整,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也对储能产业加快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发展新型储能对于消纳新能源、削峰填谷、增强电网稳定性,提升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本次大会由宁德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联合主办。据悉,大会同期还将举办中国(宁德)国际新能源产业及储能装备博览会,展现智能自动驾驶载人航空器等众多储能产业新成果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