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打赢3200场硬仗

本报记者 张昌涛 本报通讯员 王雪琳

版次:02  2023年11月1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二、三、四……”11月8日6时,国家应急救援淮南队的操场上番号声准时响起,他们步伐整齐、目光如炬,迎着朝阳奔跑,脸上写满了热情与坚毅。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十二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中,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表现出色,从全国36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包括矿山组团体全能在内的10个一等奖,稳居奖牌榜第一。建队69年来,淮南队共参加事故救援3200余起,抢救遇险被困人员4300余名,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

打造逆行铁军,“要做矿山安全卫士”

在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煤业公司救护大队的展厅内,一条由无数照片与数字串联起来的历史沿革之路,缓缓讲述了淮南队斩获10个一等奖的背后故事。

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9支矿山救护队之一,淮南队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4年,为了做好安全生产,保护矿工兄弟的生命安全,淮南队的前身“淮南军事化矿山救护队”正式成立。

“我们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建的矿山救护队之一,无论是人员还是救援装备配备,可都处于当时全国领先地位哩!”看着眼前整齐陈列的历史资料,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矿山救护队相关负责人的言语间充满自豪。

为了打造一支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救援队伍,建队之初,军事化管理思想就引入了队伍各项管理中。在此氛围下,指战员们成功塑造了“服从命令、刀山敢上,听从指挥、火海敢闯”的铁军铭牌,在无数次救援实战中全力践行着“保民护企守安宁”的责任与担当。

1954年到1964年,短短十年间,救护大队先后参与了江西青山煤矿透水事故、山西大同老白洞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等各类事故救援908起,从事各类安全技术性工作1570次。在企业内外成功塑造了不惧生死考验、勇敢逆行的救援铁军形象。

国字号的样子,“责任多大担当多大”

2012年4月份,原国家安监总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和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的意见》。2013年6月份,全国首批7支国家级矿山应急救援队之一的“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于北京授旗成立,主要功能定位是承担华东地区重特大、特别复杂矿山事故应急救援任务。

踏上新征程,淮南队在继承老一辈救援人敢打敢拼、勇往直前钢铁意志的同时,立足“多灾种、大应急、跨区域”任务需要开展各项实战演练,并通过“人才兴队”为抓手,以“五小练兵”“技能龙虎榜”“全员素质考核”“五小”创新等有效载体,全面提升职工的综合素养。

打造一支“国际领先 国内一流”专业化矿山应急救援队伍,除了需要高素质的指战员队伍,也少不了先进救援装备的帮助。在国家与企业的双重支持下,淮南队的现代化指挥调度信息系统顺利建成,各项救援装备配置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山东平邑“12·25”重特大事故救援中,淮南队率先使用的垂直钻孔技术,是亚洲首例、世界第三例利用大直径钻孔成功施救,创造了中国矿山救援史上的奇迹,具有里程碑意义。

以赛促训,“打造新一代救援力量”

“淮南队总用时,35分31秒14。”伴随着裁判的读秒声结束,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掌声。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的参赛队员们在众人的叫好声中,以团体总分第一的绝对优势,获得第十二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矿山组团体全能一等奖,这也是此次竞赛中含金量最高的一块奖牌,为了这一刻,他们已经高强度训练了240天。

刀在石上磨,兵在苦中练。早在今年2月,淮南队就开始组织集训。8个月来,无论酷暑还是严寒,队员们每天9个小时的训练雷打不动。回忆起集训的日子,队员胡昊笑着说:“那时候我们每天钻矮巷、攀高岩,几个月下来平均每个人的体重下降了20多斤,甚至有的队员瘦了近40斤!”

除了强化体能训练,集训期间,淮南队制订了科学高效的训练计划,并针对参赛的竞赛科目,从战训科、技术装备科等专业科室抽调技术团队跟队指导,24小时为集训队队员答疑解惑,最大限度提升集训队员们理论和技战术水平。

“赛场不是终点,更重要的是要以此次竞赛为契机,以赛促训、以训促战,提升我们的救援技能,在灾害来临时我们能有更强壮的体能,更专业的技术完成救援任务。”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