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服务,为优化营商环境加装“法治引擎”

——淮南法院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

版次:A01  2023年11月0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寿县法院组织开展普法直播活动。

大通区法院干警深入企业走访调研。

市中院领导实地走访企业,护航企业发展。

本报通讯员 方 硕 本报记者 张 静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今年以来,淮南法院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以“四有”举措,做优暖商服务、做实惠商行动、做强安商审判,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保障。

暖企有心,主动服务驱动“红色引擎”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早在4月初,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工商联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代表调研座谈会。10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代表受邀参加,聚焦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健全司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机制,讲感受、提建议、谋举措。

“本次会议特别之处在于更偏重交流。会议的大多数时间都交给各位,大家尽管敞开心扉,抒心声、道实情。”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文则俊开门见山。

“建筑工程领域法律实务非常专业,对于相关法律规定企业总是吃得不深,把握不准,建议组织一线法官多到咱们企业上课,帮助我们少踩坑,少吃亏。”“合法合规经营是企业的生命线,但司法维权成本也比较高。建议涉企案件的处理,加大调解力度,降低企业的维权成本。”“建议法院加大涉企案件执行力度,多用善意执行举措,提升执行温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企业家们直抒胸臆,市中院党组现场办公,对全市法院送法进企业、“惠民暖企”专项执行行动等具体举措一一部署。

淮南中院还与市工商联一致决定,建立双向沟通联络机制,研究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意见》,在加强涉企案件办理、健全涉企错案甄别纠正常态化机制、降低企业维权成本等方面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7月起,在淮南中院党组部署下,全市两级法院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对标细化服务举措。文则俊率先垂范,利用两天时间走进禾润生物科技、金达力蓄电池、富华服饰等多家当地企业,加强与企业互动,帮助企业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为企业经营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法院领导班子成员共计走访企业83家,现场收集百余条意见,企业诉求收集、研判、交办、反馈的闭环机制逐步建立。

“亲”不逾矩、“清”不远疏。淮南法院坚持主动靠上去,在与民营企业建立亲清关系中先行一步。

服务有力,高效便捷畅通“绿色通道”

为推动更多涉企纠纷高效化解,淮南法院积极融入本地诉源治理大格局,向外拓展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渠道,组织涉保险、律师、劳保等24个行业的调解组织和办事机构进驻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建立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诉非衔接机制,统一类型化纠纷赔偿标准、证据规则等,预防和减少纠纷产生。

寿县法院坚持系统观念,深化应用“法院+仲裁”调解模式,法院与仲裁委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以“强化和解、鼓励调解、加快仲裁、衔接诉讼”模式,妥善高效化解劳动争议纠纷。截至目前,寿县法院本年度已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74件,其中判决43件,调解264件,调解率55.9%,当地企业用工难题得到有效纾解。

为最大限度便利企业化解知识产权纠纷,大通区法院在知识产权纠纷诉源治理方面凝聚最大合力。该院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走访辖区内多家个体工商户,面对面普及商标法等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引导经营者形成尊重知识、保护产权的观念。同时聘任来自市场监管、行业协会等部门的多名特邀调解员,推行“特邀调解先行—行政调解庭前—法院裁判指引”分层共治模式,深化协同治理。

谢家集区法院搭建线上诉源治理平台,让大量涉企纠纷止于诉前、化于萌芽。纠纷信息对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依托大数据互通互联,在线统合辖区解纷资源,通过统一受理、集中调度、工单督办,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流程在线多元解纷服务。

淮南法院为将涉企纠纷调解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在诉讼服务大厅展示“示范性裁判”,针对买卖合同、劳资纠纷、金融借贷等问题多发领域,公开300余件审判精品案例。同时,开辟涉企服务绿色通道,开通公民身份信息、市场主体登记信息、不动产登记信息等一键查询,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救治”有方,善意执行彰显“司法智慧”

在提升执行力度的同时,淮南法院更注重维护企业权益,强化规范执行。

在近日办理的一起安徽某工程有限公司与淮南市某酒店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中,淮南中院深入剖析企业困境,通过“放水养鱼”执行方式,积极促成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

淮南市某酒店有限公司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申请人安徽某工程有限公司向淮南中院申请强制执行18万余元。淮南中院立案执行后,通过执行网络查控系统,未查询到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且被执行人在其他法院有执行案件未履行,涉及金额在百万元以上。执行法院另查明被执行人在淮南市经营一家酒店,由于前两年遭遇行业“寒冬”,酒店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难以一次性清偿所有债务。另外酒店的资产多集中在电梯设备、家具家电等固定资产上,如果直接采取拍卖变卖等强制执行措施,债权人的权益虽然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但该酒店将难以继续经营下去,酒店员工的就业也将受到影响。

鉴于此,执行法官将被执行人的困境向申请执行人充分释明,在得到申请执行人的理解和支持后,积极促成双方达成分期履行的和解方案。同时,对被执行人所有的中央空调等资产进行“活封”,被执行人可以继续使用以维持酒店的正常经营,但在未全部履行完毕之前,不允许处置被查封的财产以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解协议签订后,被执行企业得以正常经营,申请执行人权益分期得到兑现。

典型引路,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淮南法院努力寻找执行“最优解”,通过分期腾退、分期还款、灵活查封、引入合作企业担保等“放水养鱼”执行方式,最终推进胜诉债权受偿和民营企业重生的双赢。

“在把‘暖企’行动作为重心和牵引的同时,将‘助企、护企、惠企、安企’行动作为协同和支撑,为市场主体焕发活力、提振信心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淮南中院执行局负责人介绍。

创新有为,纾困解难释放“司法动能”

对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而言,在诉讼过程中,耗费的精力就是成本,到位的权利就是收益。淮南法院通过创新高效审判、集约协作,为企业解纷降低成本、提质增效。

潘集区法院深入推进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对案情简单、涉案材料完备的民商事案件缩短立案、送达与审结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诉讼时间成本。同时出台《立审执衔接工作实施细则》,压缩内部流转时间,推动“立审执破”高效衔接。

八公山区法院依托电子送达服务外包形式,积极构建电子送达体系,成立“司法文书送达一体化中心”,构建从文书制作、送达、签收到查看回执全流程覆盖的“一站式中心”,实现一键送达、全程留痕。系统上线1个月以来,成功向受送达人的电子邮箱、即时通讯账号、诉讼平台专用账号等网络地址送达案件908件,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主少“跑腿”。

田家庵区法院深入分析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并对建设法治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提出意见建议和展望,有针对性地提出司法建议,促使政府从执法程序上树立依法行政理念,通过助推法治政府建设营造良好政务环境,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

大通区政府牵头成立破产工作领导小组,区法院积极参与,制定《大通区企业破产府院联动协调工作机制》,定期召开破产重整协调会议,充分发挥政府资源调配、法院专业审判的作用,让法院在一线进行项目推进,权衡各方债权人的利益,保障债权人权益最大化,由党委政府为法院提供背后保障,统筹解决企业破产中的风险防范、财产接管、资产处置、企业注销、防止逃废债等问题,真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审判、部门联动”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