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沉默》:理想与海洋的献礼

——读路文彬小说《深海沉默》有感

版次:03  2023年11月0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刘泷琦

《深海沉默》像是一本披着长篇小说外衣的散文诗,与传统长篇小说不同,它是真正为弱势群体所作的传奇,文中的故事人物有抑郁的家庭主妇姜之悦,出生就患自闭症的孩童海童,被父母卖给别人后被丛家收养的弃女海心。至少在我所涉猎的小说范围内,鲜有如此弱势的主要人物组合,好像小说情节要有趣,人物一定要在传统意义上或强大或勇敢,抑或在某个领域上有极强的天赋与成就,要让人物充满冲突与不和,要让思想产生融合与碰撞,最终要有发人深省的道理和论点。本书则不同,情节上的突然转折很少,人物也大多专注于自我的内心成长与变化,没有单一的故事主线,没有一定要交代的重要事件,整篇小说的步伐就像一条飘在云中的气鲸鱼,轻描淡写,时隐时现,时而仰观宇宙之无穷,时而俯察野草之心境。直到最后结尾时,海童极其突然地失踪,全文的故事戛然而止,如同交响乐在第三乐章突然中断谢幕,把正在寻找乐曲意象的读者闪了个大空,令人不知所措。

初读《深海沉默》,我感到困惑,我在解读故事的过程中,感觉缺少了以往长篇小说带来的代入感,我总是从故事中被踢出来,去思考作者如此设计的意义。我想到了海童的眼睛,湛蓝,深邃,似乎连光都能吞噬。辗转的品味书中的情节,我感觉这段现实与虚幻交织的故事对我表现的漠然,这个故事和海童一样,从不发出声音,沉默地存在着,既没有急切地展示自我的意义,也没有刻意地隐藏文字精神。整本书好像另外一个世界,让人好奇,却又难以靠近。

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借丛家的故事展示了许多社会问题,比如父亲在教育上的缺失,中年妇女面对的婚姻困境,以及领养家庭无法回避的诸多矛盾。但我认为全书的真实意图并不是简单的社会问题的反映,书中有许多超脱于现实的情节,并且塑造了一直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海童这一角色,借其冲突塑造了两个平行的思想世界,充满人情世故和条框权威的现实世界,以及以爱与自由为主旋律构建的理想世界。本作的所有人物都同时存在于这两个世界之中,只是每个人在其中的站位有所不同。

丛志毫无疑问是认为自己归属于现实世界的,即使在现实中总是碰壁。作为一家之主,他在文中所占的篇幅并不多,较少的描写反而真正塑造了丛志的特点,他似乎只在乎实际的事物,对于家人心理与情绪上的需求嗤之以鼻,他作为父亲却读不懂海童特别的话语,反而只在意海童的比赛排名,学习成绩。常年家庭角色的缺失也导致了他最后的困惑:为啥我家孩子都那么胸无大志?姜之悦对他的评价入木三分,他是权力与财富的追求者,是虚假的自由所牵引的奴隶,甚至还如同阿兹海默症候群一般为奴隶主辩护,否定了另一边的理想的世界。

姜之悦与丛志不同,她虽然生活在现实的世界,却一直对理想的世界充满追求与向往,在生活中自欺欺人,把现实世界中的一些意象作为自己存在于理想世界的证明。她是一个求道者,不过是一个找不着道路的求道者。然而海童的出现,打破了她为自己描述的幻境,生活的压力、婚姻的枷锁、事业的坎坷,让她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与理想世界的距离,同时与现实世界也格格不入。姜之悦恐惧了,抑郁了,但她也在自我的重构中升华了,许教授的引导,海童春风化雨的影响,拯救了姜之悦,帮助她在两个世界中找到了平衡,寻到了爱与自由的真谛。她不再用爱的枷锁绑架自己,也以自由的名义放飞了海童,姜之悦最终走到了她一开始所追求的世界,她是在两方世界中寻得融合之人。

作为本书灵魂般的人物,海童是一个毫无疑问的理想主义者,身患自闭症却从不对自己感到自卑,游泳比赛披荆斩棘,却对所谓的荣誉与金钱不屑一顾,甚至对他人的期待也不做丝毫的回应,即便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成绩也依旧默默地走着自己的路。海童就像一个误闯入现实世界的精灵,现实世界的一切规则,纽带都与他没有丝毫的关系,他并不接受现实世界,但也不反对现实世界,他的反馈只有沉默,无声的沉默。海童在情节中的表现一直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形象,但他实际上有一套完整的自我的思考体系,甚至他也知道,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在对于民宿老板真真产生的感情中,海童清晰地做出了选择。海童意识到了自己的归属,真真属于陆地,而他属于海洋。他不会待太久,他要回到自己的世界中去。

第一遍读《深海沉默》时,我对海童的结局感到惋惜,虽然在故事的后半段,我就已经意识到这个能在水里憋气十五分钟的他终究会离开这个世界。但当结局真正来临时,我还是怅然若失,我感到理想世界的精灵被现实世界驱逐了,好像这又是一个悲剧,一个理想主义再次被现实击垮的葬歌,海童和梁祝一样倒在了反抗的道路上,只不过一个化为了蝴蝶,一个变成了鱼……直到我再次看到文中的这段话,我才猛然惊叹于这本小说的格局,“是陆地背叛了海洋,不是海洋抛弃了陆地,栖存于陆地之上的人类正是由于忘记了海洋的恩惠,继而恒久迷失于陆地裸露的浅表。海童在鲸鱼和海豚的身上洞见了人类的前世,那前世就在海的深处,注定被陆地上的引力重重困阻。无限深远的隐秘向海童释放着回声,吸引他返归那里,复活祖先的历史。”

现实对海童的规训,海童只是报以沉默。陆地于海洋的背叛,海洋也保持沉默。人们对大海崇敬赞美,大海只是存在于那里,人们对于大海排污诅咒,大海依旧存在于那里。大海没有时间的概念,大海不在乎是否得到尊重,大海只是关怀,关怀的拥抱每一个真正属于海洋的寻根者。不管发生什么,大海永远在那,幽幽地注视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