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版次:A02  2023年11月0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 陈炜伟 蔺 娟)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源型地区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经济实力持续增强、民生福祉日益增进、多元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绿色发展成效显著,转型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组织召开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协调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工作机制逐步建立,政策体系和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日益完善。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累计安排中央资金约2500亿元,支持资源枯竭城市、采煤沉陷区、独立工矿区统筹解决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方面,截至2022年,近六成的地级资源型城市建成国家重要能源资源供应基地。在经济实力方面,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5.7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近30万亿元。在民生福祉方面,“十四五”以来,在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带动下,有关采煤沉陷区和独立工矿区累计实施地质灾害隐患区居民避险搬迁16.8万户、56.5万人,改造修缮老旧住房27.8万户。在产业体系方面,资源型产业占比逐步降低,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稳步提升。在绿色发展方面,资源型地区空气质量持续优化,节能减排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