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秋粮收获逾九成

版次:01  2023年11月0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截至11月6日下午,我市473.94万亩秋粮已收获435.24万亩,占比达91.83%。其中水稻已收获381.69万亩,完成应收面积420.33万亩的90.81%;大豆、玉米及其他粮食作物均已收获完成,我市秋收工作大头落地。

据了解,秋收工作开展以来,我市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常态化应急作业服务队建设,成立49个常态化农机应急服务队,由农业农村部门统一调度,开展对口支援,确保了秋收工作顺利推进。各县区将秋收秋种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强化组织领导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收”理念,指导机手作业前做好机具保养与调试工作,使机具达到了最佳工作状态。组建农机维修服务队,配备维修服务车,深入一线巡回开展维修服务,提升了服务质量。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及时发放跨区作业证,打通农机跨区转移、作业堵点,实现了农机有序作业。机手在作业过程中规范操作,根据自然条件和作物成熟度等情况,及时对机具进行调整,提高作业质量,减少机收损失,全力以赴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本报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