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意义上的淮南城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作为淮南城市雏形的三镇,早期是村落稀疏、荒野未开、盗匪遍地、交通不便之地,如九龙岗“在建矿之初,为仅有三户居民的小村庄”,田家庵“昔为荒村”。1930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成立淮南煤矿局,始有近代淮南之名。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建市与一五计划的大规模建设,淮南才真正成为了一座现代城市。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淮南依靠煤炭开采驱动经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各种工业产业,成为安徽乃至全国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城市。在淮南的许多角落,都留下了工业的印迹,它们是城市记忆的载体。
淮南的工业遗产不仅是城市历史的见证,更是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在工业化和城市建设中科技、制度、习惯、精神乃至空间布局,都深深烙印在淮南市民的身体和记忆里。可以说,当今淮南之所以为淮南,表现出自身独有的文化气质,都与其现代工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然而,人们在塑造这座城市的文化时,更愿意去追溯遥远的先秦两汉,并把它们作为传承文化的源头。这种倾向与其说是历史的事实,倒不如说是文化精英所持有的一种对最久、最早、第一的审美喜好。殊不知汉淮南国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消磨,早已失去了自身的功能而化为历史的尘埃,即便是寿县,也迟至2016年才被划入淮南市。可以说,近代以来的这座城市在很长一段时期,除了与汉淮南国同名外,并没有直接关联。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们在建设淮南城市文化时存在一种内在紧张,既要立足实际,使得自己的文化有来源根据,并依据这一来源发展文化,使人们有地方感、熟悉感、归属感;又要去迎合人们的审美喜好,忽略城市实际的本土文化背景,贴近遥远的古老文明,获得某种特定审美上的优势地位。这种矛盾导致了在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与市民记忆相连且仍具有实际功能的工业文化反而显得较为薄弱。
生活于其中的市民,永远是城市文化的主体。好古追远自有其价值,但一座城市的文化建设不能忽视广大市民的历史记忆。否则,在溯源历史文化时不仅难以自圆其说,在逻辑上造成巨大的裂隙,更可能使文化理念失去了生活根基,沦为空洞的口号。忽略了、仍然对公众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记忆,只能消解城市的文化魅力和市民的文化认同。
在城市的转型过程中,城市逐渐从生产型职能转向消费型职能,文化越发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大众的文化消费、需要以及创造力也应该越发被重视。市民受工业文化浸染,对工业记忆有着浓厚的情感,其观念也都受着工业化背景下大生产思维的熏陶。因此,重视工业文化,整理并保护好工业遗产,是传承淮南城市文脉的根基,也是淮南城市做好文化转型,找到本土文化切入点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