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公平正义 传递检察温暖

——市检察院“控申为民办实事”办案团队获最高检通报表扬

版次:01  2023年10月3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通讯员 张艳莉 本报记者 何婷婷

近日,在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接待窗口“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淮南市人民检察院“控申为民办实事”团队被最高检通报表扬为“表现优秀的团队”。

市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深化开展“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在受理审查环节信访矛盾的实质性化解,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该院“控申为民办实事”团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用心用情办好控告申诉案件,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曾连续五届被高检院授予“全国文明接待室”称号,被省人社厅、省检察院评为“2016-2021年度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被省检察院评为“2021年度全省优秀办案团队”,被淮南市委、市政府评为“2018年度全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四年被淮南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信访工作责任目标管理优秀单位”。

坚守为民初心,树立“办信就是办案”的理念,努力办好“第一封来信”,做好“第一次回复”,化解在“第一环节”。市人民检察院“控申为民办实事”团队以“如我在诉”的境界,提升回应信访诉求的针对性、说理性、规范性,始终保持回复答复率100%。该团队以深化“温暖控申”亮面建设为契机,改善12309检察服务中心服务环境,改进服务方式和工作作风,以“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认真倾听群众信访诉求,当好信访群众的服务员。始终践行检察使命,优化为民排忧解惑“快车道”,因地制宜开好听证会,做到即来即听当场开。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接待群众来访时,及时分析梳理群众信访诉求,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当场召开简易听证会,当面做好释法说理工作,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坚持做到带案下访家里开,为减轻信访人奔波之苦,采用“带案下访”方式开展上门简易听证,将简易公开听证开到街道社区、农家院里,邀请人民调解员、基层组织人员和群众代表参加,在真诚交流中化解矛盾。坚持做到自主选择定制开,来访群众可根据自身诉求,自主选择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听证员参与公开听证,使来访群众消除顾虑,增进互信。

深植为民情怀,能动履职搭起检民“暖心桥”。市人民检察院“控申为民办实事”团队建立线索移送机制,及时启动司法救助。将国家司法救助贯穿检察办案全过程、各环节,积极构建检察机关司法救助“一盘棋”格局,确保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都能及时得到检察机关的司法救助。建立救助金多元化发放机制,方便群众生活。在救助金发放过程中,对于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发放的,做到2个工作日内发放完毕;对于出行不便或年龄较大的被救助人,采取上门方式发放救助金,以方便群众生活为主;对于无监护人的未成年被救助人,积极探索救助金第三方监管机制,以托管发放方式确保救助金的有效监管、及时发放。建立司法救助回访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为持续关注救助对象后续生活状况,与被救助人建立长期联系,坚持救助后常态化回访,践行“一次救助、长期关怀”的救助理念,跟踪巩固救助成果。2021年以来,组织协调全市检察机关救助困难群众159人。以实际行动传递“检察温情”,秉持“小控申大检察、小信件大情怀、小窗口大服务”理念,探求“温暖控申”与社会治理的融合点,办案团队始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次信访中感受到检察温暖和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