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3年1-9月全省16个市空气质量排名——

全省第六!淮南市空气质量创历史新高

本报记者 周 玲 本报通讯员 陈元图

版次:01  2023年10月2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3年1-9月全省16个市空气质量排名,淮南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53,列全省第6位,实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成绩。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群众向往蓝天白云,对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聚焦发力,大气治理呈现出新局面、新变化。

小切口入手,聚力健全地方法规

我市制定了《淮南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并于2023年5月1日正式施行。该《条例》作为我市规范扬尘污染防治工作重要的地方性法规,共32条,分别从防治职责、防治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对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要求,为扬尘污染防治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绩效化引导,聚力企业提标改造

开展重点行业绩效评级。秋冬季期间,对39个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绩效评级,鼓励企业通过更新治理设施、生产工艺等,提升环保绩效水平。目前,共纳入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理87家。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专项领域绩效分级,制定了《淮南市涉VOCs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技术指南》,对全市涉VOCs重点行业开展绩效分级评估工作,完成申报评估186家,对14家企业130个储罐、11家企业15个敞开液面开展排查整治,推动202家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技术的涉VOCs企业在臭氧季完成两轮活性炭更换,完成全市128家加油站专项检查。

关键性突破,聚力重点领域整治

强化机动车污染治理。生态环境、公安交管、交通运政部门联合持续开展常态化高排放车辆路检路查与入户抽查,人工检测机动车1089辆,处罚超标车辆9辆。对建筑工地、工矿企业等重点单位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测111次,检测机械436台。强化煤电企业污染减排。对标安徽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燃煤电厂超净排放改造,目前,全市31家燃煤发电机组26台已达到超净排放水平。开展扬尘防治联合检查。生态环境、城管、住建、交通运输等部门围绕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堆场扬尘管控措施落实情况,集中开展扬尘污染防治联合检查专项行动,共抽查发现各类扬尘问题100个,第一时间交办,形成快速联动。

重民声呼应,聚力解决身边问题

持续开展秸秆禁烧管控。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建立禁烧包保责任制,不间断开展日间巡查、夜间督导。市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联合成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专班,指导各县区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大烟花爆竹禁放管理。在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各级公安、城管、应急等部门不间断督导检查,从制、售、放等各个环节整治烟花爆竹违规燃放行为。开展“三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组织各县区及市直部门梳理餐饮油烟、噪声和恶臭扰民问题投诉举报情况,实现问题整改完成一个验收销号一个,确保整治效果。目前,排查问题已完成整改925个、整改完成率97.1%,完成验收878个、验收完成率92.1%。

强科技支撑,聚力提升治污能力

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提出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PM_2.5和O_3污染协同防控综合解决方案,每日针对臭氧、颗粒物预测高值情况进行溯源分析,强化重点污染源管控。构建了网格化监管系统,新建1套交通污染专项监测站、1套园区空气质量监测站,建设了605个环境空气质量微型监测站,安装了40套出租车走航监测设备。采用“技防+人防”相结合,利用无人机、气体检测仪、VOCs检测仪等便携式监测设备助力寻找污染源,发现问题立即交办,强化污染源监管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