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潘集区古沟回族乡党委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科学筹划,精心部署,在强组织、育队伍、壮产业、优治理等方面精准发力,助推乡村振兴提效提速,引领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筑强基层堡垒,点燃乡村振兴“强引擎”。紧盯乡村振兴“好苗子”,全覆盖建立12个行政村“退役军人、返乡高校毕业生、本地致富能手、返乡经商务工人员”四类人员信息库,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发展”,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各方面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完成发展党员数量的同时提高质量。截至目前,新增青年农民入党申请人12人,吸收预备党员2人,确定积极分子10人。
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统筹推进乡土人才建设,及时发现优秀“土专家”“田秀才”,储备村级后备干部队伍25人。强化村干部管理考核,制定印发《乡村两级目标考核办法》,树立以工作实绩论英雄的导向,每月对各村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打分排名,每季度对村“一肩挑”干部工作实绩进行考核,每年开展一次“述职评议”,奖优罚劣,倒逼责任落实,扭转以前“干与不干都一样”“干好干坏都一样”的不良作风。
发展产业经济,走出乡村振兴“致富路”。因地制宜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新路子,积极发展“两高一优”特色农业,以小麦、水稻为主,全乡高标准农田2.6万亩,粮食年产量达3.6万吨。强基地、重示范、育大户,创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示范基地+村集体经济+农户”经营模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1家,家庭农场13家,托管土地1.01万亩,实现亩均增收450元,累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3.1万元。坚定不移擦亮“古沟黄牛养殖”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全乡有养殖大户15家,黄牛存栏量3000余头,黄牛年出栏4500头。此外,太平饴糖、蔡庙粉皮、泥河水产等都在逐步由家庭作坊走向规模化、产业化,群众收入逐年增加。
完善治理机制,画好乡村振兴“同心圆”。坚持“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全乡共划分190个网格,全覆盖建立网格党支部35个,明确1名党员联系10余户群众,构建“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实现包联全覆盖。将党建工作与群众需求有效衔接,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庭院课堂”“送戏进村”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发挥党建“一核引领”的作用,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收集社情民意,整合部门数据,建立网格化联动台账,并构建闭环流转机制,让各类问题矛盾第一时间得到处置。
(本报通讯员 唐东尧
本报记者 张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