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犹如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一路奔涌、浩荡向前,历经风雨绵延不绝,饱经沧桑历久弥新,在人类文明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2020年9月在长沙岳麓书院,2021年3月在武夷山朱熹园,2022年6月在眉山三苏祠,2022年10月在安阳殷墟,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考察调研,一路深入思索:“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3年10月7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前提。新文化和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运动。它们是中国人民思想启蒙和文化自觉的实现,也可以看作是古老中国觉醒的象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就是要全面批判地继承从孔子到孙中山的思想遗产,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思想成为理论创新的文化血液和取之不尽的精神资源。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的伟大民族之一,历经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最终形成了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大禹治水、愚公移山都是中华历史文化中流传的优秀精神,这些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应该加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使其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鲜明论断,“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的明确要求,“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执着追求……彰显出中华文明的现代气息和鲜活力量,让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同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又根植于历史的中国,从数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承继了华夏文明的精髓,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要着力从新的视角下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激活其新的时代价值和意义。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要持续融合新时代的标准与要求,及时丰富和更新。要立足时代,用时代精神去提升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内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铺垫底色;“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施政理念,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一脉相承;“富而后教”的治理经验,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支撑;“天人合一”“取之有度”的古老智慧,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相得益彰;“和而不同”“亲仁善邻”的悠久传统,让“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成为共识。认识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纵深,便能更好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基于自己文化的独特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典范。这一思想立足实践系统回答了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立足于国内外复杂局势,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战略与新理念;这一思想汲取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格物究理的思想方法、修身处世的道德理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极大鼓舞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循大道,至万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