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莹莹 本报通讯员 苏建星
金秋十月,淮南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醉人的花香。整洁的民居、丰收的田园、清澈的溪流、清新的空气,邻里之间守望相助,文明之风吹拂乡镇,移风易俗涵养气质……淮南大地呈现着乡村振兴的和谐之美。
牢记嘱托,淮南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千方百计谋,用心用情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成效显著。
齐心协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淮河岸边,曾经的贫困山村焕发勃勃生机,曾经的贫困家庭走向小康生活,村民的生活质量逐年提升,绘就了一幅幅美好乡村的画卷。
寿县充分利用乡镇闲置房屋及存量用地,大胆探索建设乡镇“小微园”,创新衔接资金用途,由到村到户单一补贴向培育到乡镇到县级带动性大的项目转变,由原来扶贫产业项目“小散弱”向产业振兴“精特美”蝶变,拓展了资源变资产、产业促就业、就业促惠民的脱贫群众增收新路径,实现了群众、村集体、企业和乡镇“四赢”效果。
凤台县选派224名科技特派员,指导行政村产业发展,实现科技特派员行政村全覆盖。该县统筹财政、发改、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渠道,加大财政惠农资金补贴发放力度,实现人均增收1731.2元。
潘集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施策、四轮驱动,大作“优化布局、激发动能、打造品牌、利民富民”开发利用文章,实现林地增值、农民增收、农村增美,铸造乡村发展新引擎。目前,全区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2.5万余亩,其中林下种植6000余亩,林下养殖5000余亩,森林景观利用7000余亩。全区林下经济经营主体45个,实现综合产值达到1.8亿元。
为了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政策体系,2023年全市共安排各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7亿元,其中,市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000万元,较2022年市级衔接资金增加300万元,增幅5.3%。同时,大力争取更多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2023年已到位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计42455万元,较去年增加1108万元,增幅3%。截至9月底,542个衔接资金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资金支付进度79.4%,高于全省平均进度3.6个百分点。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共同富裕”。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