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是重要的生命教育课

耿银平

版次:03  2023年10月2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上海,一家名为“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简称“手牵手”)的非营利机构冲破禁忌,致力于推动人们对临终关怀的认识与关注。“手牵手”团队始终呼吁对于有质量的安宁疗护的关注和重视,创始团队也意识到,社会需要“死亡教育”。在他们看来,不论处在哪个年龄阶段,不避讳谈论死亡,思考一下如何面对死亡的“大问题”,才不至于到那个时刻措手不及。一位参加过“死亡咖啡馆”活动的年轻人向朋友分享:人们在这里互相学习关于死亡和生命的价值观,然后思考怎么去活。(10月15日《解放日报》)

直面死亡,探讨生命的终结课题,使我们深刻感悟到生命的脆弱性和易逝性。无论人生的精彩程度如何,无论个人成就如何辉煌,最终都难以逃脱生命终结的自然规律。生命是最公平的,不会因个体的民族背景、身份地位等因素产生人为的功利性取舍。这促使我们更加珍惜当下,关注健康,并深刻理解生命的有限性。

尤其在当前这个充满喧嚣和物质追求的社会中,直面死亡的冷静氛围促使我们思维更加深刻,也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深度反思。从而激活人们对于生命本质意义的理解,即“向死而生”。正如知名心理学者张德芬所说:“不知死,焉知生。了解死亡,不但能够让我们活得更好,也让我们对人生有不一样的领悟。”

“向死而生”这一哲学观念不容忽视,它敦促我们以对待死亡的从容态度,投入生命,参与生活,由此不断挣脱困境,逾越难关,激活内在的积极、勇敢、无畏、珍惜、敢于挑战以及诚挚等正向能量。即便生命历程中遍布伤痕,也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注定会经历各种复杂的挫折和挑战,包括辛酸苦涩、风风雨雨、疾病痛苦等。为了能够跨越安逸和保持必要的忧患意识,为了穿越舒适区并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我们必须不断地通过类似“向死而生”的死亡教育来提醒自己,最终让人们超越狭隘,抵达开阔。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涅槃成长,才是死亡教育带来的最重要的精神收获。

平时,我们多忙于各种应酬和加班加点,将生命塞得满满的,没有一点轻松愉悦的缝隙;将思维填得满满的,少有留给思考时间。享受生活、思考生活的时间减少,以至于我们的思维都有点迟钝了,我们的表情都有点僵化了。这时,通过死亡教育,能放缓过于忙碌的生命节奏,提升生命的思考深度,让生命回归本真意义:享受生活、珍惜当下、勇敢创造。

据一位友人所述,每次前往火葬场参加亲友的葬礼,在深感悲痛之余,他总会得到精神层面的启示和领悟。这种经历促使他更加珍惜生活,学会放下并看淡功名利禄和世事纷扰。由此可见,死亡教育对于指向内在的个人成长,具有“推动”作用。

在电影《死亡诗社》中,有一段引人深思的诗歌:“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我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为了让生命更加充实,更有意义,让我们抽点时间,挤点空闲,多来几场豁达意义上的死亡教育,让幸福伴随我们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