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穗飘香迎丰收

龙玉纯

版次:03  2023年10月1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秋风就像马良手中的神笔,拂过乡村便给田野染上了金黄。看着眼前黄绿相间的梯田和随风摇动的沉甸甸的稻穗,年过七旬的刘老汉不由自主地笑容满面,谢天谢地,今年风调雨顺,田地丰收在望。

刘老汉习惯性地走向稻田中央,轻手轻脚地摘下几粒谷子,放到嘴里咬了又咬,感觉散发着香味的谷粒都已完全成熟而且非常饱满,只要择一晴日就可开镰收割了。大儿子一家什么时候回来?往年每到这个时候,大儿子便会打来电话,约好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末,带着老婆孩子从省城回来一起给老人家收割稻子,三亩梯田,人扛肩挑,一家人热火朝天,两天时间全部收完。至于小儿子刘老汉从未指望过,远在千里之外的部队工作,从来没有在这时回来帮忙收过稻子,可他一想起小儿子,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小儿子卫国戍边正在为国家站岗,似乎比大儿子在省城机关工作为人民服务更显重要。

他走出稻田,然后又迅速打开手机看了看天气预报,本周周六、周日连续两个晴天,而且气温也不太高,非常适合收割稻子,真乃天助啊,他笑了笑,万事俱备,就只等儿子的电话了。他年纪虽然已七十出头,但身体还算硬朗,如果儿子万一不回来,老两口咬咬牙也能在三天之内把稻子收割完,毕竟面积不大,只是在梯田做事费力一些。

在省城工作的大儿子似乎与刘老汉有心灵感应,老汉在念叨儿子的时候,儿子也在盘算着该回去和父母一起收割稻子了。可最近工作实在太忙怎么办呢?大儿子仔细看了看工作详细安排,本周连周六周日都有会议,而且他这个当局长的还不能请假必须出席,再看看天气,就本周末回去最合适,下周要等到星期三、星期四才是晴天,正常上班时间想请假几乎是不可能的,星期五又开始连续三天下雨,就算那时能回去也不适合收稻子了。千万不能违了农时啊,颗粒归仓才算是真正的丰收,大儿子赶紧与老婆商量对策,老婆说你实在回不去,那就花钱请几个帮工呀,她回去与妈妈一起负责做茶饭,人多周六一天就收完了,周日还有一天时间晒谷子,老人家肯定开心。

大儿子笑着对老婆说,你这个安排我觉得很好,可父母不一定会同意,上次父亲不是说过吗?现在我们那里种田请工不合算,种梯田不能用机械只能费人力,现在人工的工资高,还要安排伙食和烟酒,请人花费的成本等于爸妈一年白干了。老婆一听急了,那怎么办呢?天不等人啊,稻谷不及时收回在田里会长芽的。正当两口子想不出好办法时,电话铃声响了,是在部队的弟弟打来的,这个电话来得如此及时,大儿子的老婆说简直有些梦幻。

弟弟在电话中告诉哥哥,他准备回来休假,火车票都已经买好了,星期五中午回到省城,到时还请哥哥或者嫂子开车去火车站接一下。哥哥马上答应,并开玩笑说,接是必须的,你们回来得太是时候了,正愁没人回去给两位老人家收割稻谷呢。弟弟告诉哥哥,他和老婆这次休假,就是专门回来帮父母收割稻谷的,还要哥哥先别告诉父母,到时回去给两位老人一个惊喜。哥哥当然满口答应,但一想到弟媳也要回来,这可是平时难得回一次的贵客啊,怕家里没什么准备怠慢了人家,还是先给父亲打一个电话,故意模糊地告诉父亲,儿子儿媳周末会回去一起收稻子,不要准备什么好吃好喝的,只要收拾干净两间房子就可以了。

终于等来大儿子的电话,刘老汉迅速高兴地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家中管事的老太婆,并且还马上分工,老太婆立即去准备儿子一家回来的吃喝用品,自己则立即去准备收割稻子的镰刀和打谷桶等,这些都准备好以后,两人再一起打扫房屋卫生和准备床上用品。忙前忙后两个人马不停蹄,花了整整一天的功夫,才算基本达到他们自定的要求。忙完后才想起在电话中忘了问儿子,这次孙子会一起回来吗?听说小家伙都长到一米八了,那可是一棵能扛风雨的小树了。

刘老汉估摸儿子一家会下午回来,这还真给他猜对了。大儿媳到火车站接到弟弟和弟媳后,就直奔高速往老家赶,一个多小时高速再加一个多小时山路,还不到下午五点车就驶回了自家晒谷场。两位老人见到他们三人从车里出来,顿时激动得说话都不利索了,小儿子快步上前一把抱住了爸爸,小儿媳也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抱住了妈妈,团聚的瞬间让人泪目,大儿媳赶紧拿出手机,拍摄下了这难忘的一刻。

为了抢时间收割稻子,第二天大家一早就起床了,小儿子穿得比较清凉,一看就是一个多年未做农活不知割稻滋味的人。小儿媳用衣服把自己裹得像个粽子,估计等会一下田就会热得不知所措。大儿媳的衣着就得体多了,该防护的地方做了防护,该透气的地方解开了扣子,毕竟她回来参加过多次劳动有了经验。刘老汉老两口笑着看着他们,不多说话只招呼大家下田。没想到割起稻子来小儿子干劲十足,一人能抵得上两人,当兵的人确实不一样。小儿媳虽然看起来娇气,但干起活来一丝不苟,让人刮目相看。大儿媳做事不慌不忙,割稻子像个行家里手。一天下来,三亩稻子被收回了一大半,刘老汉觉得这是前所未有的速度。

如果说第一天下田多少还有些拘谨,第二天下田大家就放开多了,干活不影响你说我答他笑,渐渐地,欢笑声、割稻声与打谷声此起彼伏,让平日里沉寂的梯田顿时充满了生气。刘老汉老两口幸福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脸上的皱纹也像花儿一样舒展开来,心想这不就是自己企盼的天伦之乐吗?还是人多力量大,一个上午就全部收割并打完了稻谷,晒谷场上多了两个喜人的大谷堆。中午没有休息,大家继续一起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除杂晒谷,不一会晒谷场上就铺满了耀眼的金黄。

眼前的丰收景象让生在北方长在城市的小儿媳非常着迷,她拿起晒谷的耙子刚自拍完,又站到晒谷风车前自拍,还把刘老汉老两口拉到一起和她拍,拍完后她还问了刘老汉一个尖锐的问题,爸妈明年还种稻子吗?刘老汉笑着回答说,想种,但要看天意。小儿媳秒懂意思,她拉着刘老汉的手撒娇地说,老爸放心,明年这个时候我们一定会准时回来帮您收稻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