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盆景栽出“美丽经济” 小山村焕发新活力

本报记者 朱庆磊

版次:02  2023年10月1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八公山区山王镇林场村乘第四届八公山文化旅游节东风,举办盆景园艺展,吸引各地游客慕名前往打卡。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林场村,因“小盆景”而火“出圈”。“‘小盆景’激活了乡村‘美丽经济’,打造了乡村振兴‘绿色引擎’。”林场村相关负责人说。

林场村的特点是半山半田,全村总户数241户,现有人口1032人,土地面积5200亩,其中耕地950亩,有限的耕地无法让群众实现富裕富足。盆景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得精气神之三味,融诗书画于一盆”。近年来,林场村树立农旅融合发展思路,建设了占地面积25亩的盆栽种植观赏园,以五针松、黄山松、大坂松等高品质苗木为核心产品,拥有八房、系鱼川、柏类等十余类苗木品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该村以盆景文化为核心,打造集苗木生产、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盆栽种植观赏园,吸引广大游客参观游玩,让游客置身园中欣赏盆景文化,科普盆景知识,品味苗木神韵,为美丽乡村发展注入活力。

小小盆景,富民大产业。该村引导群众利用闲置土地进行盆景艺术创作,将普通庭院变成特色园艺苗圃“小观园”,探索出一条特色的“庭院经济”发展新模式。走在林场村,记者看到农户因地制宜,把盆景融入庭院设计,打造了“一步一景、一院一景”的绿色庭院,发展集“观光”“田园”为一体的庭院经济,让点缀生活的小盆景开出“致富花”。同时,该村邀请了国际盆景奖获得者、安徽盆景协会副会长柳伟先生驻村指导,引导村民加入到盆景制作队伍中,培养乡村工匠人才,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截至目前,林场村从事盆景工作的农户约25户,种植面积约400亩,从业人员60余人。

为推动“小盆景”走出乡村、走向市场,林场村借力八公山文化旅游节,连续四年承办盆景园艺展。今年是第四届盆景园艺展,集中展出120多件精品盆景,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类题材,充分展示了盆景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这些盆景以八房系鱼川、宫坂系鱼川、黄金真柏、黑松、侧柏、柏树、地柏等为主要树种,其‘古、灵、精、怪’的艺术造型深受游客的喜爱,实现了小景观与大市场的无缝对接。”林场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举办盆景园艺展,对弘扬中国传统盆景文化,传承盆景制作技艺,提升林场村盆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又让盆景进入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享受如“诗”如“画”的浓缩自然生活。“好的盆景能把大自然的美景浓缩其中,欣赏一件盆景作品就仿佛看到一片美景,让人回味无穷,这就是盆景的魅力所在!”盆景、奇石爱好者张先生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