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21时16分寒露: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版次:A02  2023年10月0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华社天津10月7日电(记者 周润健)“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北京时间10月8日21时16分将迎来寒露节气,这是深秋的节令。此时节,露水盈盈,寒气渐重,随着最后一批鸿雁南飞,冬天的脚步开始隐隐走来。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第五个节气。如果说白露是由炎热向凉爽的转折,那么寒露则是由凉爽向寒冷的过渡。

这段时间首先会出现“终结”性质的物候特征,比如寒露三候中的初候“鸿雁来宾”。鸿雁俗名大雁,是随着季节变换而南北迁徙的候鸟,古人观察到鸿雁的这一习性,便将其作为岁序更迭和气候变化的一个标志。在二十四节气中,多次以鸿雁之飞作为时间信号和物候特征,如雨水三候中的第二候“候雁北”、白露三候中的初候“鸿雁来”、小寒三候中的初候“雁北乡”等。

在由国庆看来,“鸿雁来”与“鸿雁来宾”相比少了一个“宾”字,意在以示先后之别。

他解释说,鸿雁南飞并不是同一时间、同一批次,它们因所处地区不同、气候不同、距离不同等原因,有的早早南归,有的迟迟未动。古籍中记载“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意思是说白露时节先期到达南方的鸿雁,很像是率先回家迎客的主人,而寒露时节南飞的鸿雁已是最后一批,又仿佛是姗姗而来的客人。

同为南飞鸿雁,有先来后到,也有主宾之别,古圣先贤在遣词用句上的考究,准确表达了一个时段气候变化上的开始与结束。随着鸿雁南飞的终结,深秋已至,天气渐寒。

民谚曰:“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意思是说,大雁来了,离下霜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这一自然现象也引发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咏雁”情结,借南飞雁来寄托对故土、故乡、故人的思念之情。

大雁不仅带来冰凉秋霜,也带来斑斓秋色。寒露时节,秋色渐渐浓重起来,从北到南铺天盖地般展现出来:北方层林尽染、如霞似锦;南方红黄夹杂、俏丽多姿。

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秋景,不妨约上三五好友到山野郊外,登高远眺,与蓝天低语,向白云招手,既赏心悦目,又怡情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