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动摇了传统新闻媒体的社会地位。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主动寻求创新和改变。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全面提升新闻采写能力,让内容更加优质,是其能否长期发展并保持竞争力的关键,而良好的共情力可以让采访对象与记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和谐,在采访中获得更加真实和全面的信息,让记者写出的新闻报道更具感染力、更真实。
一、共情力在新闻采写中的作用
在实际的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通常能够借助自身生活经验,通过换位思考等方式去感知采访对象的情绪和心理,并对此作出回应,这即为共情力。这种共情主要发生在走进现场的记者同采访对象之间,在此基础上,记者采写报道的过程中将这种情绪和心理渗透进去,而制成的新闻作品,如果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在传播过程给受众的心理和情感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产生精神上的共鸣,这也是“共情力”的体现。
所以,共情力是记者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和素养,共情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记者对采访对象情绪及心理状态的把握,同时也对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新闻传播的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一)有助于拉近距离,消除疏离感
在新闻采访中,尤其是对灾难性事件的采访,良好的共情力有助于记者获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与好感,让采访更加顺利。
记者顾亦来曾写过关于桐乡市公安局凤鸣派出所因公牺牲的民警李杭飞的报道,为了采访逝者生前的先进事迹,在做了初步采访后,第二天她一身素服赶到殡仪馆参与了追悼仪式,吊唁的人一拨拨来,一拨拨走,她发现有一群年轻人始终没有离开,她前去了解后发现是李杭飞的发小,让记者想起自己参加中学同学告别仪式的场景,感同身受的她红着眼眶采访了这群年轻人,让他们讲讲李杭飞的故事。记者从中了解到很多日常生活中的李杭飞,报道中也用一个个故事串联起他的工作生活轨迹。最终,这篇用真心、用真情写出的报道感动了很多读者。
(二)有助于捕捉细节,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在采写过程中,细节描写是新闻报道传达情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精彩的细节,哪怕一个动作、一句言语或一个表情,都可能触动人类心底最柔软、最敏感的部位,产生情感共鸣与共振”。而良好的共情力更加有利于记者捕捉精彩、感人的细节,走进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
2013年《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总觉得他会憨憨地笑下去——追记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塔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峰》,记者朱磊深入到实地,采访了社区居民,赵峰的家人、同事等,花费多一些时间去倾听与观察,以心换心,打开采访对象心扉。在采访中记者仔细观察采访对象的表情、神态等,听他们的讲述,抓其中的细节。像是赵峰的爱人谢芳给他买鞋,但他却舍不得穿,如今生死离别,谢芳将皮鞋擦得锃亮给赵峰穿上,这一细节是记者在倾听中抓住的,也是报道中最打动读者的地方之一。
二、提高记者共情力的路径
(一)选择适宜的采访场所
在新闻采访中,选择合适的采访场所非常重要。采访场所要尽可能选择受访者熟悉、放松的环境,能够缓解受访者的紧张心理,营造一个融洽的共情氛围,有助于受访者放松心情,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实现有效沟通,记者也能够更容易捕捉到对方细微的动作、表情等,进而生产出更打动人的新闻报道。像是《鲁豫有约》栏目中,为营造良好的共情环境,节目组曾把演播室设置在嘉宾家里。
(二)以心换心,增强人文关怀
很多受访者面对采访时会紧张,有“镜头恐惧症”,在采访前,记者可与受访者聊天等,或通过肢体动作表达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处境的理解与包容,促使他们放松下来,对于部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镇定的采访对象,记者不能有烦躁情绪,要换位思考,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采访对象进行沟通交流。尊重采访对象,增强人文关怀,在采访中要具有亲和力。例如,采访老年人时,可以主动搀扶对方,让对方能坐着接受采访。采访过程中记者要时时关注受访者的表现,在共情的作用下感受对方情绪状态的变化,若是发现对方状态不对,或者有负面情绪,要立即进行调整。
(三)深入采访现场去观察和体悟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新闻界有句老话:新闻是跑出来的。良好的共情能力不仅是对客体内心情感的想象,更来自于新闻记者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在平时的新闻报道中,记者需要到现场采访、观察与体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宁夏站记者许波在报道宁夏冰河夜间救援演练,为了与宁夏青铜峡小坝消防救援站的队员们同心共情,他穿上救援服与队员们一起跳入黑夜中的冰河。通过亲临现场、亲身体验,才能为大众呈现感人至深的报道。
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记者要牢记初心,不断提高自身的共情能力,掌握共情技巧和实现共情的方法,在实际采访中发挥共情的作用,将心比心,以情换情,才能不断提升新闻采写能力,创造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好报道。
(作者单位系淮南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