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仿生低碳新型建筑材料

版次:A02  2023年09月2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 张 泉)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团队受自然界中沙塔蠕虫构筑巢穴过程启发,在低温常压条件下制备了力学性能优异的仿生低碳新型建筑材料,为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物质》发表。

“传统的水泥基建材,在生产过程中需消耗大量能量,同时会产生大量碳排放,发展新型低碳建筑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说。

据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尝试用粘结剂将沙粒、矿渣等固体颗粒粘结起来形成天然基建筑材料,然而此类材料强度普遍较低,难以满足实际建筑需求。

此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运用仿生策略,设计了天然基仿生低碳新型建筑材料。“沙塔蠕虫可通过分泌复合有正电性蛋白与负电性蛋白的粘液,粘结沙粒构筑坚固的巢穴。受此启发,团队引入正电性季铵化壳聚糖与负电性海藻酸钠形成仿生粘结剂,实现了对各类固体颗粒的牢固粘结。”文章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徐雪涛说。

“这种天然基仿生低碳新型建筑材料的抗压强度可达17兆帕,可达到常规建筑材料要求标准。”王树涛说,这种材料还具有优异的抗老化性能、防水性能以及独特的可循环利用性能,在低碳建筑领域具有很大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