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坚守,在雪域高原续写援藏故事

本报记者 何婷婷 本报通讯员 袁誉宁 陈心妍

版次:A01  2023年09月2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当看到危急重症患者转危为安,听到藏族同胞真挚的感谢,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温暖,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扎根雪域、奉献高原的决心。”近期,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师王凯作为安徽省第八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在圆满完成一年援藏工作任务后,又主动请缨继续留下,加入安徽省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继续用“医者仁心”守护着藏族同胞们的健康。

2022年8月,王凯怀着崇高的使命、医生的责任奔赴雪域高原。在那里,他克服了高原缺氧带来的头痛、胸闷、气喘、失眠等种种困难,适应了当地物资匮乏、交通不便、言语交流困难等生活不便,很快投入到山南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山南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中。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他积极参与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和转运工作,同时他还担任科室行政副主任,全力推进三级医院复审、“五大中心”、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等,最大限度地帮助当地提升救治能力和医疗水平。

“山南市为西藏高海拔地区,由于道路交通复杂、工程施工密集等客观原因,创伤事故发生率高;县城离市区特别远、交通极不便利,急救转运时间长,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低、难度大,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医疗挑战,不忘从医初心,坚守医者使命,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王凯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2022年5月,一位患者在措美县的山区遭遇车祸创伤性休克了,山南市急救中心接到急救电话后,迅速安排他和同事赶赴现场。出事地点距离医院200多公里,山路崎岖,拐来拐去,去时车辆快速行驶,他和同事们在车里被颠得浑身疼,有的甚至晕车、呕吐。接到患者迅速赶回医院时,他们不仅要克服颠簸的不适感,更要全力做好患者抢救工作,于是在崎岖的山路上,他们对患者紧急实施多发伤休克患者限制性液体复苏急救。因为处置及时,在医护人员的坚守下,患者转危为安,顺利送到医院治疗,他和同事们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在山南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王凯运用扎实的专业功底,积极开展多发伤休克患者限制性液体复苏、严重多发伤患者床边超声E-Fast、高原肺水肿床边超声应用、无创呼吸机在严重高原肺水肿患者中应用等新技术,以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精神温暖藏区同胞,守护了群众健康。与此同时,他还发挥“传帮带”引领作用,为当地培养医疗技术骨干人才,让医者精神在雪域高原绽放。

悠悠援藏路,深深医者情。“一年时间太短了,我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完,山南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正在筹建,三级医院复审在即……”2023年8月,在一年援藏期即将结束之际,王凯又毅然选择报名继续参加省援藏医疗队援藏帮扶工作,将援藏薪火继续传递。他说:“这既是一项使命,一份责任,一种历练,更是生命价值的体现,我无悔于自己的选择。”